词条 | 成都少城之战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成都少城之战李特起义战事之一。西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年)正月,李特秘渡郫水(泯江支流),击败晋益州刺史罗尚水师,晋蜀郡太守徐俭降,特军占领成都少城(今四川成都西部),罗尚退守太城(今四川成都中南部)。晋派荆州刺史宗岱、建平太守孙阜率水师三万救罗尚,阜军为前锋,进逼德阳(今四川遂宁东南)。特遣子镇军将军李荡、蜀郡太守李璜进军德阳与德阳太守任臧共拒之。罗尚派益州兵曹从事任叡勾结各坞地主武装,并伪降于特,谎报尚军情,旋又潜回尚军。二月,尚派兵偷袭李特军营,地主武装在特军内应,李特大败,战死,李特子李荡、李雄收容余众退保赤祖(今四川绵竹东)。特弟李流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守东营,荡、雄守北营。三月,罗尚派督护何冲、常深等进攻李流,氐人苻成、隗伯在营中叛应之。荡母罗氏披甲拒战,伯伤其目,罗氏战不却。会流击败深军,遂又大败冲军,两军败走。李流乘胜进成都,李荡在追击时中矛而死。李流以李特、李荡均死,荆州宗岱、孙阜军将至,甚为恐惧,乃准备投降,其侄李雄等不从,率所部袭败孙阜军。时宗岱病死,荆州军遂退走。不久,李雄成为起义军首领,李特起义进入新阶段。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