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戚继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29 戚继光1528—1587

明抗倭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嘉靖中,袭世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于山东抗倭。嘉靖三十四年(1555),调浙江任参将,分部宁、绍、台三郡御倭。抵任,见旧军素质不良,乃召募金华、义乌农民、矿工三千人,编为新军,教以战法。后屡败倭寇,号“戚家军”。1561年,在浙江台州地区九战皆捷。1562年,倭寇大举侵犯福建,闽中告急,奉命往援,大败倭军,破其巢穴。次年,再率军入闽,与巡抚谭纶、总兵官俞大猷会兵败倭寇于平海卫,升为总兵官。1563年,又败倭寇,解仙游之围。此后继转战福建、广东沿海抗倭战场,至1566年,东南沿海倭患基本消除。隆庆初为神机副将。1568年,为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并沿边墙增建炮台,以利守御。在蓟镇凡十六年,边备修饬,军容强盛,为九边之冠。后被诬夺职,回登州。著有《纪效新书》、《练兵纪实》

戚继光1528—1587

明抗倭名将,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又号孟诸,蓬莱(今属山东省)人。嘉靖中嗣职,后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三十四年(1555年)改佥浙江都司,任参将。三十六年与俞大猷围通倭头领王直余党于岑港,久攻不克,被劾免官,后又因平王直功复官,守台、金、严三郡。初至浙江,见卫所军不习战,乃召金华、义乌农民和矿工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器迭用,战斗力强,号称“戚家军”。四十年,大败倭寇于台州,前后九战皆捷,斩俘千余。四十一年,倭寇大举犯闽,胡宗宪檄其援剿,击横屿(今宁德东北),破倭寇老巢,斩杀二千六百余人,又追倭,连克六十营,斩千余百人。抵福清又斩倭二百余人。四十二年率浙江兵再援福建,与俞大猷同复兴化,败倭于平海,斩二千二百余,夺回被掠群众三千余人,晋署都督佥事,又晋都督同知,为总兵官。四十三年,又败倭于仙游、王仓坪。经多年抗击,终解东南倭患。隆庆元年(1567年)张居正调其为神机营副将,集步兵三万训练之。二年五月,命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总兵官以下均受其节制。又命其为总兵官,镇守蓟州、永平诸处,晋右都督,并击败入侵青山口之鞑靼兵。到镇之后,沿边墙修筑一千二百座敌台,每台宿兵百名。又立车营,制拒马器。在镇十六年,边备修饬,蓟门安然。张居正死后又调广东,以老辞官。于练兵、治械、阵图均有创见。著有《纪效新书》、《练兵纪实》、《止止堂集》。

戚继光1528—1587

明代抗倭名将、民族英雄、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牟平人。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调浙江御倭寇,招募农民、矿工组成“戚家军”,成为抗倭劲旅,先后剿平浙东、福建、广东等地倭患。后奉召北上驻防蓟门16年。军事上很有创见,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参见“军事”、“体育”中的“戚继光”。


戚继光

治军30余年,对练兵、治械、阵图、拳术均有创见。主张武艺实用,强调全面训练。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其军事体育理论和实践对后世军训和武术运动有重要影响。参见“历史”中的“戚继光”。


戚继光1528—1587

明抗倭名将,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初袭世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备倭山东。后调往浙江,任参将,分部宁、绍、台三郡抗倭。到任后,招募义乌农民矿工,编练新军,教以战法,数败倭寇,号称“戚家军”。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侵犯福建,率军捣倭巢穴,获得大胜。次年再率兵援闽,升擢为总兵官。隆庆二年(1568年)调往北方,镇守蓟州、昌平、保定,加强战备,操练兵事。边备修饬,军容强盛。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军事著作。

戚继光1528—1587

明朝抗倭名将,军人伦理思想家。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出身将家。初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后任浙江参将,抵抗倭寇,在台州大胜。嗣后两次入闽平倭,升总兵官。嘉靖四十四年,与俞大猷剿平广东倭寇,解除东南倭患。隆庆元年(1567)被调到北方,镇守蓟州。后被排挤,辞官还乡以终。著有《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戚继光在长期的战争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的军人伦理思想。他认为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主张依靠士兵的力量去消除外患。他重视将帅的品德修养,认为军官要“心术正”、“志向立”、“死生明”、“利害辨”、“做好人”、“操守坚”、“宽度量”,克服和避免“声色害”、“货利害”、“刚愎害”、“胜人害”、“逢迎害”、“萎靡害”、“功名害”。他还强调将帅必须具备谦虚谨慎的美德,要他们做到“惜官箴”、“勤职业”、“辨效法”、“习兵法”、“正名分”、“习武艺”,视士卒为“手足”,并给予“教习”、“节制”,赏罚严明等10条要求。他认为,将帅的品德是大本,“大本既正”,就能“忧国不谋身”(《练兵实纪·练将》);大本不正,即使有张良、陈平、诸葛亮那样的才能也不值得信赖。他选兵以勇敢和朴实为首要条件,提出“第一可用,只要乡野老实之人”;“丰伟、武艺、伶俐,此不可以为准”,主要看“胆气”,有了胆气才能“使其再加力大、丰伟、伶俐,而复习以武艺,此为锦上添花。”(《纪效新书·束武篇》)要求士兵懂得“礼义名分”,指出“军中名分,须从军礼开始”(《练兵实纪·练将》);号令、节制要“人人明习,人人恪守”,做到“视死为易,视令为尊” (《练兵实纪·练胆气》)。而“若犯军令,就是我的亲子侄,也要依法施行,决不干预恩仇”(《纪效新书·喻兵篇》)。戚继光自幼跟随父亲读书、练武艺,牢记其父“努力作人,精忠报国”的教诲;承袭父职后,仍得到良师梁玠的指导,熟读儒家经典和历代兵书并深受其影响,加之后来的平倭和练兵中积累了经验,使他得以较全面地继承前人的思想,并阐述了有关军人伦理学的重要问题,对后世影响较大。

戚继光1528~1587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明都指挥景通子。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使。幼倜傥负奇气,勤苦读书,通经史。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调浙江,任参将,抗倭寇。在金华、义乌招募农民、矿工三千人,编练新军。人称“戚家军”。四十年,大破倭寇于台州。次年援闽,捣破倭寇横屿老巢。四十二年,再援福建,升总兵官。后与俞大猷剿平广东倭寇,解除东南倭患。隆庆七年(1567)召为神机营副将,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浙兵三千到蓟,阵于郊外,适逢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从此始知军令。在镇十六年,边备修防,蓟门晏然。进左都督,加秩少保,移镇南粤。逾二年,得请还登州。卒谥武毅。于练兵,治械,阵图等多有创见。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

戚继光1528—1587

明代抗倭名将。字元敬,号南塘,东牟 (今山东牟平)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袭官登州卫指挥佥事。三十四年(1555)调任浙江都司佥事。次年擢为参将,负责防御倭寇,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不久改守台州,金华、严州。因官军腐败不堪,战斗力弱,遂从金华、义乌招募农民、矿工组建新军,称“戚家军”。四十年(1561)于台州九战皆捷,平定浙东倭寇。四十一年(1562),入闽剿倭,转战横屿、牛田、兴化,连连获胜。四十二年(1563)任福建副总兵,与俞大猷、刘显等在平海卫合击倭寇获胜,升为总兵,后又在同安、漳南大败倭寇,最终扫平倭患。隆庆元年(1567)被调往北方,镇守蓟州,达16年,整饬边防,卓有成效。熟谙兵法,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等书。

戚继光

明朝军事家。1528年生,1588年病逝。1556年任参将。1559年,训练了一支闻名的“戚家军”。1561年,在浙江台州抗倭,九战九捷。1568年,修筑御敌台1017座。著有《练兵实纪》等军事著作。

戚继光1527~1587

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三十二年(1553年)任都指挥佥事,在山东防备倭寇。三十四年(1555年)调往浙江,分守宁波、绍兴、台州(今临海)三府。后又改守台州、金华、严州(今浙江建德东北)三府。时浙江倭患严重,戚继光招募农民和矿工组成新军,严明纪律,赏罚必信,精心训练,并针对地形和倭寇作战的特点,创造了攻防兼宜的“鸳鸯阵”战术,以12人为一队,配以盾、枪、叉、棍、刀等长短兵器,因敌因地变换队形灵活作战,屡次获胜,被誉为“戚家军”。四十年(1561年)戚继光在台州大败倭寇,以功迁都指挥使。四十一年(1562年)奉命率师增援福建,打击倭寇。四十四年(1565年)奉命率陆军与俞大猷率领的水浜,于南澳剿平广东倭寇,解除了东南倭患。
隆庆三年(1568年)戚继光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今河北蓟县)、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务,兼镇守蓟州、永平、山海关诸处。因屡立战功,万历二年(1574年)升左都督。七年(1579年)加太子大保,录功加少保,为高拱、张居正所倚重。戚继光在蓟州16年,加固长城,筑建炮台,整顿屯田,训练军队,制订车、步、骑互相配合的战术,形成墙、台、堑相结合的防御体系,屡次击退倭寇的侵扰,保障了蓟州等地的安宁,时人称之为“无愧万里长城。”张居正死后戚继光受到排挤。十三年(1585年)以年老多病辞官归家,十五年(1587年)病逝。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两部军事名著。

戚继光1528—1587

明抗倭名将。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蓬莱人。自幼随父读兵书,习武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袭世职登州卫指挥佥事。三十二年,提升为署都指挥佥事,管理三营二十五卫所,负责在山东沿海防御倭寇。在任期间,他大力修建海防工事,整顿军纪,加强练兵,使山东海防日趋巩固。三十四年,升为浙江都司佥事,主管屯田事务。后任宁绍台参将,管理宁波、绍兴、台州(今临海)三府数十州县的军务。召募金华、义乌兵三千,教以战法,屡败倭寇,号称“戚家军”。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建,闽中告急,他奉命率军增援,大败倭军,并破其巢穴。次年,又率兵入闽,与巡抚谭纶、总兵官俞大猷会兵,击败倭寇于平海卫,擢为总兵官。隆庆初,召为神机营副将。隆庆二年(1568年),命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请沿边墙增建敌台,以利守御。他在蓟州镇守16年,边备整饬,军容强盛,为九边之冠。后又南调镇守广东,以老病辞官。他在军事史上有重要地位,对练兵、治械、阵图等多有创见,著有《纪效新书》、《练兵纪实》等军事著作。

戚继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