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扁豆栽培史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扁豆栽培史history of hyacinth bean gro-wing

扁豆〔Lablab purpureus (L.) Sweet〕是中国古代除内蒙古等高寒省区外,大部分省区常见的豆类蔬菜。原产亚洲,印度自古栽培。传入中国较早,6世纪前期的南北朝萧梁时已经是“人家种之于篱”的习见植物。古籍中有鹊豆、眉豆、沿篱豆、蛾眉豆、羊眼豆等别名。扁字古代有“藊”、“匾”、“萹”等诸多不同的写法。
中国古代栽培的扁豆的类型与品种颇多: 依花的色泽,有红(紫)花与白花之别;按种子的颜色,则有黑、白、赤、斑诸色,而种脐均为白色;按豆荚的形状,或扁阔,或较细长,后者常被命名为龙爪豆、鸡爪豆或羊角豆。藤蔓的生长习性一般均为无限生长型;清代后期,浙江省的一些地方曾培育成有限生长的短蔓品种,结荚较早,当地名为“五九豆”。
扁豆在古代通常为一年生蔬菜,用种子繁殖。于清明前后播种,或直播,或育苗移栽。古人的经验,扁豆的种子发芽时顶土力弱,播种时最好种脐朝上,并用草木灰代替土覆盖,以利出苗。在福建、两广及云南等热带亚热带省区,古代亦将扁豆作为多年生栽培,在农历二至三月间即可有嫩荚应市。古代栽培扁豆或搭棚架供其攀援,或沿篱垣而种。生长期中管理比较粗放。古人认为栽培扁豆不宜过肥,过肥易生“蜏”(大约指蚜虫)或“藤多而结少”。采种宜选择早期老熟的种子,以便子代可以早熟。
扁豆在古代主要以嫩荚入蔬,老熟的种子亦入蔬或用以制糕点,嫩茎叶亦偶尔入蔬。豆粒白色者自古入药,入蔬品质亦佳,故而古代某些地方专门栽培采收老熟子粒干燥后出售,称为“白扁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20 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