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扬州汉墓博物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扬州汉墓博物馆位于扬州市北郊象鼻桥东蜀冈上。汉代扬州为诸侯王国都城,城郊多诸侯王族墓。1979年春,高邮天山采石场工人开采石料时发现三座大型竖穴古墓葬,墓开凿于山岩峭壁。考古发掘其中一、二号墓,墓主分别为西汉广陵王刘胥及其妻。一号墓坑深18米,东西宽23米,南北长28米,墓道近60米,墓顶封土5米多。墓坑木结构建筑达200多平方米。其棺椁南北长13米,东西宽11米,四周用40公分见方、90公分长的楠木叠成,椁壁高4米左右。此为我国已发现保存最完好的一座“黄肠题凑”式墓葬。二号墓可能曾遭火焚,椁木已炭化。墓虽早年被盗,仍出土铜、银、铁、玉、漆、陶器,及丝绸、木桶等文物近千件。因天山石质松散,为免遭风化塌方之患,1982年7月,将汉墓迁至扬州复原,建为博物馆,占地40亩,建筑格局仿汉制,由门阙、展览大厅、左右展厅和墓坑组成。墓坑中央置出土棺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