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承宣布政使司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承宣布政使司

官署名。明代始置,清代沿置。掌一省政令。元代始设行中书省,统辖一方诸路、府、州、县。明改省为行政区划,设承宣布政使司为衙署,以总其政务。《明史·职官志》: “承宣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使各1人,从二品; 左、右参政,从三品; 左右参议,无定员,从四品。参政、参议因事添设,各省不等,详诸道。经历司,经历1人,从六品; 都事1人,从七品。照磨所,照磨1人,从八品; 检校1人,正九品。理问所,理问1人,从六品; 副理问1人,从七品; 提控案牍1人。司狱司,司狱1人,从九品。库大使1人,从九品; 副使1人。仓大使1人,从九品; 副使1人。杂造局、军器局、宝泉局、织染局,各大使1人,从九品;副使1人。布政使掌一省之政,朝廷有德泽、禁令,承流宣播以下于有司。凡僚属满秩,廉其称职、不称职上下其考,报抚、按以达于吏部、都察院。三年,率其府州县正官,朝觐京师,以听察典。十年,会户版以登民数、田数。宾兴贡,合省之士而提调之。宗室、官吏、师生、军伍,以时班其禄俸、廪粮。祀典神祗,谨其时祀。民鳏寡孤独者养之,孝弟贞烈者表扬之,水旱疾疫灾侵,则请于上蠲振之。凡贡赋役,视州府县土地人民丰瘠多寡,而均其数。凡有大兴革及诸政务,会都、按议,经画定而请于抚、按若总督。其国庆国哀,遣僚贰朝贺吊祭于京师。天子即位,则布政使亲至。参政、参议分守各道,及派管粮储、屯田、清军、驿传、水利、抚民等事,并分司协管京畿。经历、都事,典受发文移,其详巡按、巡盐御史文书,用经历印。照磨、检校典勘理卷宗。理问典刑名。初太祖下集庆,自领江南行中书省。戊戌,置中书分省于婺州。后每略定地方,即置行省,其官自平章政事以下,大略与中书省同。设行省平章政事,从一品; 左、右丞,正二品; 参知政事,从二品; 左、右司,郎中,从五品; 员外郎,从六品;都事、检校,从七品; 照磨、管勾,从八品; 理问所,正理问,正四品; 副理问,正五品; 知事,从八品; 寻改知事为提控案牍。洪武九年 (公元1376年),改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广西、四川、山东、广东、河南、陕西、湖广、山西诸行省俱为承宣布政使司,罢行省平章政事,左、右丞等官,改参知政事为布政使,秩正二品; 左、右参政,从二品; 改左、右司为经历司。十三年,改布政使,正三品,参政从三品。十四年增置左、右参议,正四品,寻增设左、右布政使各1人。十五年,置云南布政司。二十二年,定秩从二品。建文中,升正二品,裁1人。成祖复旧制。永乐元年 (公元1403年),以北平布政司为北京。五年,置交阯布政司。十一年,置贵州布政司。宣德三年 (公元1428年),罢交阯布政司,除两京外,定为13布政司。初置藩司,与六部均重。布政使人为尚书、侍郎,副都御史每出为布政使。宣德、正统间犹然,自后无之。” 清与明大致相似,只就属官有增减和增置台湾、甘肃等省外,其他无大变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5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