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抗磁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抗磁质kangcizhi

磁化后在其中产生的附加磁场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物质。抗磁质的磁化率Xm为负值,即Xm<0。抗磁质在磁场中呈现弱磁性,是弱磁质。一般Xm在10-4数量级。抗磁质在不均匀磁场中受到磁力的作用,使其向磁场弱的方向运动。从物质磁化率特性可以定义χm<0的物质为抗磁质。从受力角度可以定义在不均匀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磁场较弱的方向一致的物质为抗磁质。这两种定义是等价的。抗磁质即抗磁性物质。从原子结构看,组成抗磁质的原子、分子没有固有磁矩,即Pm=0,pm是分子磁矩(分子电流磁矩)。所以抗磁质没有磁化时不显磁性。当引入外磁场B0时,正像一个闭合圆导线中引入磁场时要产生感应电流一样,在抗磁质中也要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磁矩方向与外磁场方向相反。具体些说,当引入外磁场时,因磁场由无到有,磁介质中将产生感应电场,这种电场使电子绕核的轨道运动发生变化,产生附加环形电流。原子、分子中各电子所形成的附加环形电流彼此并不抵消,所以原子、分子就有了总的附加环形电流,于是原子、分子就有了附加磁矩。根据电磁感应定律,附加磁矩的方向与外磁场方向相反。这就是产生抗磁性的原因。可见,在抗磁质中,附加电流产生的磁场B′与外磁场B0方向相反,总磁场要比外磁场小。当磁介质充满磁场时,各点磁场B为真空时磁场B0的μr倍,μr是相对磁导率,而抗磁质的μr是小于1的,所以B比真空时减小了。根据对抗磁性的分析可知,任何媒质在外磁场中都会产生抗磁性,只是因为抗磁性很弱,当物体具有顺磁性或铁磁性时,抗磁性就被掩盖了。例如铋、铜、银、液态氮、汞、水、氯化铜、氯化钠、硫酸镍、石墨等都是抗磁质。多数化合物特别是有机化合物是抗磁质。超导电性材料在外磁场中被冷却至其临界温度以下时即产生电流,把体内磁通量全部排至体外,使体内磁场为零,所以超导体称为完全的抗磁体。

抗磁质

又称“反磁质”。磁化方向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物质。其分子本身无磁矩,在外磁场中呈现十分微弱的磁性,且撤去外磁场后磁性立即消失。如碱金属盐类和卤素等。


抗磁质

又称“反磁质”。在外磁场中呈现微弱的磁性,磁化方向与磁场强度方向相反的物质,如铋、铜、氯化钠等。撤去外磁场其磁性随之消失。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