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护军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护军官名。秦代置。汉、晋沿置。唐以后改为勋官封号,又改为统军官。至清为军队名。历代均置,职掌不一。《资治通鉴·秦纪》: “更置李斯舍人为护军。”胡三省注: “当是时,恬己属吏,恐其军有变,故以李斯舍人为护军,使之护诸将也。” 《金史·百官志》: “勋级:正二品曰上柱国,从二品曰柱国; 正三品曰上护军,从三品曰护军……” 护军官名。秦、汉始置。东汉置中护军,隶将军幕府。蜀汉承汉制复置,掌监护军队。蜀汉之护军有时分置中、前、后、左、右,监督某一部分军队。 护军官名。秦汉临时设护军都尉调节各将领之关系。魏晋后,设护军将军及中护军,与领军将军或中领军将军共掌中央军队。唐以上护军为勋官之号。后期设护军中尉及中护军为禁军统帅,由宦官充任。清以守卫宫城之八旗兵为护军,设护军统领以下各官。 护军清代兵种名。即清入关前之巴牙喇兵。入关后,定汉名为护军,并独立成营。营兵由满洲、蒙古八旗各佐领下技艺精壮之马甲、拜唐阿、养育兵、步军、闲散内挑补,满洲每佐领下17人。初制,上三旗护军守禁门,下五旗守王府,雍正时定为均司禁卫、圆明园护军,雍正三年(1725)设驻扎圆明园周围,负责园内外的守卫及皇帝驻园出入时的警跸。又有鸟枪护军,满洲、蒙古八旗每佐领下6人,隶于火器营,专习鸟枪,皇帝巡幸则备护从。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