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石雕阿弥陀佛坐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石雕阿弥陀佛坐像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8年)。通座高155厘米。山西省安邑(今运城市)佛寺中遗物,现移至山西省博物馆藏。佛首挽螺髻,身穿右衽长袍,左手抚膝,(右手残失),结跏趺座于八角形高束腰覆莲座上。嘴微启,闭目沉思状。山岩形背光外缘凹刻一圈火焰纹,头光刻饰七个被左曲右转的蔓草隔开的小坐佛。座下刻铭文:“李道礼造阿弥陀佛……大唐开元十四年。” 石雕阿弥陀佛坐像北宋嘉祐。通高38厘米。1956年浙江省金华万佛塔塔基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佛头顶螺髻,大耳及腮,衣右衽敞领宽袖袍,双手置腹前作弥陀定印,头微前倾,结跏趺坐于莲花形台座上。佛天庭饱满,脸颊丰圆,深目略闭,双唇拢合,于平静中隐含笑意,予人以亲切、慈祥的感觉。此像造型端庄秀丽,刀法圆润娴熟,刻画细腻,尤其衣服纹理,柔和疏软,质感颇强。 石雕阿弥陀佛坐像1956年浙江省金华县万佛塔基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宋代雕刻艺术品。高38厘米。螺形发髻,面部清秀,五官端正,略带微笑,双手作弥陀定印,结跏跌坐于莲花座台上。坐像造型雕刻极为写实,形体比例准确,结构严谨完美,衣纹线条流畅,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