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抽象艺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抽象艺术进入20世纪后以法国和美国为中心,在美术上反对模仿自然的写实传统而形成非具象的造型风格的概称。1910年第一件抽象作品在西方产生后,迅速衍生出许多派别,逐渐发展成为现代艺术的主体。它在弃绝客观对象和生活内容的演变过程中表现出两个阶段,或者说限定在两个层次上:一、从自然外貌中抽取形象。二、不以自然形象为基础,强调形式要素中形、色的纯抽象本质。前者注重表现自我的感受,在视觉上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应;后者从理解到的概念出发,追求非具象图形的内在美和表现力(见彩色图版)。 抽象艺术现代西方国家流行的美术流派。开始于1910年,代表人物有俄国康定斯基和马勒维奇、荷兰蒙德里安和美国波洛克等。这一流派弃绝客观世界的具体形象和生活内容,在画面上作几何形体的组合或作抽象的色彩和线条的挥洒,讲究创作表现即兴冲动时的内心感受,不是简单地追求形式,而是认为艺术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是同一的,强调直觉在创作中的作用。有的抽象派画家主张无意识,非理性表现最大限度的混乱与混沌,专以追求新奇怪诞为目的。 抽象艺术现代西方流行的一种艺术流派。始于1910年。弃绝客观世界具体形象和生活内容,在画面上作抽象色彩和线条的任意描绘,表现最大的糊涂和紊乱。主张从无意识、非理性出发,专以追求奇异荒诞为目的,甚至发展到利用动物的脚爪等来作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