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拉马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拉马克1744~1829LamakeJ.B.de Lamarck法国博物学家,现代进化论的先驱,无脊椎动物学的创始人。青年时当过兵,1768年退伍。学过医。后在卢梭(J.Rousseau,1712~1778)的影响下,并在法国著名植物学家裕苏(B.Jussieu,1699~1777)的指导下研究植物学。1778年他写成并出版了《法国植物志》,由此蜚声学术界,1779年被选入法国科学院,又得到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丰(G.L.L.comte de Buffon,1707~1788)的赏识。1781~1782年他游历了欧洲各国,开扩了眼界。1789年任法国皇家植物园标本室主任。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后,植物园扩充为自然博物馆。博物馆开设了许多科学讲座,向民众普及科学知识。其中蠕虫和昆虫讲座无人主持,拉马克毅然担任。从此转向无脊椎动物的研究,并修改了由林奈定下来的动物分类系统,使之更趋正确和完善。1801年完成了《无脊椎动物系统》 一书,奠定了无脊椎动物学的基础。以后又写了《动物学的哲学》(1809)和《无脊椎动物志》(1815~1822)等著作。在后两书中充分阐述了他的进化思想(见“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晚年双目失明,《无脊椎动物志》的最后两卷是由他的两个女儿罗莎丽(Rosalie)和柯列丽(Cornleie)笔录其口述著成的。1829年12月,拉马克于巴黎在贫困中死去。 拉马克1744—1829Jean Baptiste Lamarck法国博物学家,进化论创始人。在《无脊椎动物的系统》、《动物学哲学》、《无脊椎动物志》等书中,提出原始生命源于无机物质,进化的原因是环境的影响和以器官用进废退为核心的获得性状的遗传。但错误地认为生命内涵进化的必然趋势,动物的意志和欲望在进化中起重要作用。上述理论冲击了当时古统治地位的物种不变论,后来引起生物学界的广泛注意和争论。以获得性状遗传为核心的进化理论后来发展为拉马克主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