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撒喜果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撒喜果中国古代婚姻史上的一种婚姻礼俗,又叫“撒帐”。撤帐始于西汉时期的武帝刘彻。据 《戊辰杂钞》一书记载: “撒帐始于汉武帝。李夫人初至,帝(刘彻)迎入帐中共坐。饮合卺酒,预告宫人,遥散五色同心花五果。帝与夫人(李氏)以衣裾盛之。云得果多,得子多也。”这就是“撒喜果”的由来。概源于人们祈求多子多福。宋代更流行此俗,“凡娶妇,男女对拜毕,就床。男向右,女向左坐。妇以金钱、彩果撒掷,谓之 ‘撒帐’”(《东京梦华录》)。唐朝人的婚俗,撒帐不是用花果,而是流行用特别的“六铢钱”抛撒。这种“六铢钱”常在上边铸刻“长命富贵”等字样,目的旨在向新婚夫妇祝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