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撒尔塔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撒尔塔

又译“萨尔特” 、“撒里达”、“撒儿塔兀勒”、“撒儿塔黑台”等。其含义依时代变化很大。语源于梵语的Sarthavaho,意为商人,起初由突厥人用来泛称粟特地区操伊朗语的定居商人,即隋唐时所见的萨宝。随着中亚地区的突厥化,撒尔塔一词开始泛指定居在绿洲上的人,无论他们是使用波斯语还是突厥语。中亚地区伊斯兰化以后,撒尔塔与大食(塔吉克)成为同义语,指所有的穆斯林,而不论其是不是商人,属于哪个民族。蒙古语撒里达及其复数形式撒儿塔兀勒(Sartaul) 在汉文史料中就译作回回或回鹘,用以称呼花刺子模、不花刺、撒麻耳干等地的回回居民,也用以泛称这些地区。20世纪初,在塔什干、费尔干、花刺子模绿洲以及哈萨克斯坦南部定居的乌孜别克人自称“萨尔特人”,从事半游牧的乌孜别克人和哈萨克人也称定居的乌孜别克人及部分平原地区的塔吉克人为“萨尔特人”,我国东乡族也自称“撒尔塔”。

撒尔塔

东乡族自称。11世纪,在中亚阿姆河、锡尔河和七河流域,形成该民族。它是由突厥诸部、突厥化的中亚土著粟特人、古花剌子模人和其他土著居民及波斯人、阿拉伯人融合而成。操突厥语,信伊斯兰教,善经商。人种上属欧罗巴人和蒙古人种的混血。13世纪成吉思汗西征中亚,其遭到毁灭性打击。一部分融合到乌兹别克族中,一部分随蒙古军东迁至中国河州以东地区,在此由兵转民。有些人成了回族的来源之一,一部分成为东乡族的主要来源。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