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政党内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政党内阁资本主义国家由获得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单独组成或由几个政党联合组成的内阁。详见“内阁制”。 政党内阁指资本主义国家中由获得议会多数席位的一党单独组成或几党联合组成的内阁,即由执政党组阁并向议会承担政治责任的制度。政党内阁形成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议会中两大党派争夺行政权的斗争中。政党内阁有以下特征: 执政党因掌握议会过半数票而控制了议会; 内阁因由多数党议员组成而实际上成了执政党的决策机关; 内阁更迭就是执政党更迭。 政党内阁议会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共和制国家中,由在竞选中获胜的一个政党或几个政党联合组成的政府内阁。一个政党单独组成的内阁,其内阁首脑和主要成员通常由该党的领袖和主要成员担任; 几个政党联合组成的内阁,其内阁首脑和各部部长由组成联合内阁的几个政党协商分担。政党竞选获胜后所组成的政党内阁代表一定的利益集团或阶层的利益。政党内阁在不同的国家各有特点。如英国是议会内阁制,由在下议院获席位最多的政党组织内阁,成为执政党,其政府内阁由下议院产生,对下议院负责。在下议院获最多席位的政党领袖担任内阁首相,同时为议会多数党领袖。这种政党内阁既掌握政府大权,又掌握下议院的实权。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基本上都接近英国这种模式。美国由在竞选总统中获胜的政党组织内阁。内阁不对国会负责,总统和国会分别通过选举产生,两者平等,互相制衡。美国的执政党在国会中不一定是多数党,执政党的领袖也不一定是国会多数党的领袖,政党内阁在掌握政府实权的同时,不一定掌握国会的实权。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