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故乡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故乡》是艾芜著名的长篇小说,同时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作者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故乡》创作于1940年4月至1945年8月,全书分为上下卷,总共约60余万字。小说从1941年开始在香港《华商时报》 上连载,香港沦陷后,未载完的手稿毁于战火。1942年9月,位文学爱好者将他从《华商时报》上面剪下的《故乡》全部寄给了艾芜,艾芜才又续写了被毁掉的部分书稿。这部作品历经坎坷,终于在1947年4月由上海自强出版社出版发行。小说中描写的是抗战初期湖南南部的一个偏僻小县城的生活景象,并通过抗日战争对这个后方小县城的影响,反映出小县城的生活面貌。小说集中描绘了抗战的波澜对于这个宁静的小县城的冲击,以及生活在小县城中的人们复杂的心理状态、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与社会关系等等。作者以科学的社会观,观察、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内部结构与社会基本矛盾,从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之中去开掘作品题材,通过许多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和事件,展示出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各种矛盾的基本特征。《故乡》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上,已经超越了旧的现实主义,而走上了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道路。作品中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表现了人民群众强烈的抗日热情和追求光明、自由的愿望,并给人们指出了正确的谋求民族解放的道路。《故乡》是艾芜文学创作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