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教堂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教堂

基督教举行宗教仪式的建筑物。希腊文作kyriakon,原意为上帝的居所或主的居所。早期基督教会曾利用犹太教会堂或信徒家庭举行宗教聚会。专门的教堂始自4世纪初,基督教国教化后。最早的教堂多由异教神庙或宫殿等改造,结构为长方形的大会堂式,这种结构被认为最完美的教堂建筑形式,其风格在东西方教会中流行数百年,如罗马圣母大堂;在拜占廷这种风格至查斯丁尼一世时有了明显改变,8世纪后,拜占廷教堂建筑由长方形发展为希腊式十字架形(四臂等长),形成融合东西方文化的艺术风格。俄罗斯正教会的教堂建筑仿自拜占廷,内部装饰则更为富丽堂皇;11世纪欧洲经济复苏,教堂建筑进入一个新时期:罗马式建筑,其特点是建筑空间宏大,结构厚实,圆顶穹窿,各部分均可独立而又联成一体,如意大利比萨大堂;12世纪后半叶至15世纪末,由法国开始教堂建筑进入哥特式时期。尖顶高耸,外观色彩斑斓,增添神圣感,如法国沙特大堂。文艺复兴以来哥特式又逐渐为仿古的希腊罗马式所取代,如罗马圣彼得大堂。近代哥特式教堂又得到恢复,并结合现代化建筑艺术而各显不同风格。如英国利物浦的君主基督教堂,没有传统的高塔,顶为王冠状,为著名的中心式教堂;同时宗教改革主张信徒与上帝直接交通,反对教堂内的神秘气氛,教堂建筑趋向简朴。中国最早的教堂为唐代景教在长安所建大秦寺。元代天主教方济各会在大都(今北京)等地建教堂称为“十字寺”,明万历十一年(1583)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在广东肇庆建造教堂,初名仙花寺,后改“寺”为“堂”,俗称教堂或天主堂。新教传入中国后,常称教堂为“礼拜堂”,意为礼拜上帝的殿堂。在历代教堂建筑中特别是西方,许多建筑大师和艺术大师参与设计施工,而使许多教堂成为建筑艺术的精品,为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部分之一。

教堂

基督教徒举行宗教仪式的建筑物。源于希腊文Kryiakon,意为上帝的居所。亦称天主堂、礼拜堂。早期教会曾利用犹太教会堂或信徒家庭进行宗教聚会。4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后,始建教堂。多由异教神庙和宫殿改建,或仿古罗马长方形大会堂形式建造。长方形会堂式结构风格当时被认为是最完美的教堂建筑形式,曾流行几百年。8世纪以后,东正教出现正方形十字架形,逐渐取代长方形会堂式,称为拜占廷式。11世纪,欧洲又时兴高大、宽阔、带有圆形穹窿、半圆形拱券和柱廊的罗马式教堂。12世纪后半叶至15世纪末,从法国开始又有高耸、尖塔、修长立柱的哥特式教堂盛极一时。文艺复兴时期提倡古典文化形式,哥特式教堂又为仿古的希腊罗马形式所取代。宗教改革时期,新教教堂极为简朴,去除装饰,取消圣坛。19世纪,近代哥特式教堂再度复兴。20世纪以后,一些新独立国家的教会,也建造了一些具有民族风格的教堂。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