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敦煌隋及初唐建筑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敦煌隋及初唐建筑图敦煌隋代建筑画在正投影和透视画法两方面都较前代有所发展。正投影画法建筑多出现在经变画中,画面常作完全对称的构图,以渲染佛国世界的庄严。画中建筑一般是正中一座五开间高大殿堂,两边各画一座三层或四层楼阁,表现出佛寺中轴线上一组最主要建筑的正立面(419、423、436窟)。隋代故事画取消了画面间的分隔线,画工巧妙地利用建筑、山峦和树木区分场景,将北周的单座建筑画成一座完整的院落,突出建筑在画面上的构图作用和装饰效果(423窟等)。初唐在隋代基础上继续新探索,通常构图取消了正中大殿,佛、菩萨被安排在露天画得很大,以突出其形象,建筑则退居次要地位。楼阁用透视法画出,表现出了体积,楼阁间以及其他建筑的透视关系表现了建筑群的纵深空间(如329窟),但在表现建筑群体美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