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武香球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文武香球弹词。清二乐轩主人撰。十二卷,七十二回。因书中叙书生龙官保与习武小姐侯月英互换香球为定情物,故名。约二十七万字。写龙官保偶入侯家花园见侯女月英,二人互相爱慕,遂私订姻缘,侯父嫌龙家贫,将女另许兵部子冷碧成,生出许多波折,侯月英杀媒婆,男装出走。龙官保父子被诬陷,官保为避祸逃走,历尽曲折,除月英外,又与四女订姻,最终高中状元,征敌获胜,申父冤、惩奸凶,与月英等五女成婚,合家团聚。故事虚构,系消遣娱乐作品。但暴露出“包办婚姻”及讲求“门当户对”之弊端。倡男女“自由恋爱”,故有一定社会意义。有清道光元年(1821)醉墨轩刊本,同治二年(1863)二酉室主人刊本,光绪十六年(1890)三乐轩排印本等。 文武香球又名《大宋金球传》。化装坠子传统剧目。连台本戏,源于清顾以恭《五香球》传奇,情节、内容不同。写宋代御史之子陈世故,在黑松林遇盗,为王可道所救,二人结拜为兄弟。王可道乃相国王延龄之后,家有御赐避火、避水金球,席间可道拿出金球向陈炫耀,陈世故遂生歹心。后可道去苏州探亲,家事托陈照管,陈乃伪造书信,诓王母及王妻去苏州。船至江心,陈将王母推人水中,将王可道之妻杨美蓉掠去,欲迫其成亲。王可道闻讯,急往县衙告状。县令惧陈家权势,不敢审理,将王可道暂押监内。王可道之子王宝童带避火球进京告状,误入陈世故之兄府中,被乱棍打死抛入水潭。包拯放粮回朝,将王宝童救醒,带回府中。王母落水后,因身有避水球得以脱难,也赶往包拯处告状,包拯领其祖孙面见皇帝,皇帝命天波府发兵捉拿陈世故。王可道一家重得团圆。五音戏、柳琴戏亦有此剧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