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文渊阁书目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文渊阁书目

国家藏书总目。明杨士奇等撰。杨士奇(1365—1444),名寓,字士奇,以字行。泰和(今属江西)人。政治家、藏书家、目录学家。出身贫困,地位卑微,自学成才,曾在湖广一带做塾师多年,以教授学生自给。明建文初年被荐人翰林院,充编纂官,参与《太祖实录》的编纂。明宣宗、英宗时,曾长期辅佐朝政,是朝廷里举足轻重的人物。英宗正统年间,奉旨主持整理文渊阁藏书,他与学士马愉、侍讲曹鼐等对国家书库文渊阁内所藏宋、金、元、辽以来的一万余部、近百万卷藏书“打点清彻,逐一勘对,编置字号,厘定部类”,于正统六年(1441)整理完毕,编成了国家书库藏书目《文渊阁书目》,共著录图书七千二百九十七部。
《文渊阁书目》在分类上完全不依四分法,而是首先以藏书的千字文排次为序,自千字至往字,分为二十号,共五十橱,每号下包括若干橱。号和橱之下再按图书的内容划分为三十九个类别,一橱包括若干类或一类占有若干橱,而后依类登录图书。具体是:天字共五橱三百二十二号,为国朝;地字共四橱五百五十五号,为易、书、诗、春秋、仪礼、礼记:玄字一橱一百四十九号,为礼、礼书、乐书、诸经总类;黄字共三橱四百七十四号,为四书、性理、附经籍;宇字共六橱二百七十二号,为史;宙字共二橱三百十六号,为史附、史杂;洪字一橱一百零九号,为子书;荒字一橱二百七十六号,为子杂、杂附;日字共三橱七百四十五号,为文集;月字共二橱五百六十八号,为诗词;盈字共六橱二百六十六号,为类书;昃字一橱一百七十六号,为韵书、姓氏;辰字共二橱三百六十四号,为法帖、画谱(诸谱附);宿字一橱二百二十八号,为政书、刑书、兵法、算法;列字共二橱五百五十二号,为阴阳、医书、农圃;张字一橱一百九十九号,为道书;寒字二橱四百零六号,为佛书;来字一橱一百六十八号,为古今志(杂志附);暑字共三橱五百八十四号,为旧志;往字共三橱五百六十八号,为新志。
《文渊阁书目》在著录上极为简略,既无大、小序,又大多不著撰人姓氏,更无撰人事迹。仅在书名之下,注明册数(在往字第三橱,甚至大半不著录册数),然后附有“完全、阙、残缺”等字样,实际是一本文渊阁藏书的帐簿清单。
《文渊阁书目》在中国目录学史上有一定的价值和地位。它打破了传统的四分法体系,不守四分法成规,自创了分类体系,对明代目录的编纂产生很大影响,许多私家目录多效仿此而作,如常熟赵琦美之《脉望馆书目》、毛晋的《汲古阁藏书目》等。它著录图书丰富,基本上囊括了当时的官府藏书,在明清以来典籍散失严重的情况下,对于考校当时的图书状况具有极高的价值。鉴于书目在编纂上同时存在着许多缺点,因此历代学者对之评论不一,可分为三种。一为苛责,以清人朱彝尊为代表,他在《曝书亭集》卷四十四责道:“其目不详撰人姓氏,又不分卷,俾观者漫无考稽,此牵率之甚者已”。二为曲谅,以清人钱大昕为代表,他在《潜研堂文集》卷二十九认为:“此目不过内阁之簿帐,初非勒为一书,如《中经簿》、《崇文总目》之属,必以撰述之体责之,未免失之苛矣”。三为既批评缺点,又肯定价值,以《四库全书总目》为代表,《四库全书总目》评论曰:“士奇等承诏编录,不能考订撰次、勒为成书,而徒草率以塞责,较刘向之编《七略》、荀勖之叙《中经》,诚为有愧……今阅百载,已散失无余,惟藉此编之存,尚得略见一代秘书之名数,则亦考古所不废也。”
旧本不分卷数,明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记为十四卷。清《四库全书总目》编者将之分为四卷。清杭州鲍廷博为便于展阅,将其分为二十卷。有《四库全书》(四卷)本;清嘉庆四年(1799)《读画斋丛书》(二十卷)本;民国《丛书集成初编》(二十卷)本;《国学基本丛书》(二十卷)本。

文渊阁书目

四卷,明杨士奇编。杨士奇(1365—1444),名寓,字士奇,以字行世,谥号文贞,江西泰和人,目录学家。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青年时期以教读私塾自给,游学于湖南、湖北一带。明惠帝建文初年(1399),被推荐至翰林,充编修官,参加《太祖实录》的编撰,英宗正统中为少师、兵部尚书等职,死后追赠为太师。平生勤于治学。永乐十九年(1421),从南京运至北京宫城左顺门北廊的大量明室藏书移到文渊阁东阁,杨士奇等人将其整理、分类、著录,编写成《文渊阁书目》,四卷,后来鲍廷博刊本小而册数多,根据号数又作二十卷。其分类依据《千字文》的顺序标号名,为使用方便,又记录了收藏号数、橱数,说明集中收藏书籍之书名册数是否完备。从天字至往字,共分为二十个类目:天字共五橱322号,为国朝;地字共四橱555号,为易、书、诗、春秋、周礼、仪礼、礼记;玄字一橱一百四十九号,为礼书、乐书、诸经总类;黄字共三橱474号,为四书、性理、附经籍;宇字共六橱272号,为史;宙字共二橱316号,为史附、史杂;洪字一橱190号,为子书;荒字一橱276号,为子杂、杂附; 日字共三橱745号,为文集;月字共二橱568号,为诗词;盈字共六橱266号,为类书;昃字一橱176号,为韵书、姓氏;辰字二橱364号,为法帖、画谱(诸谱附);宿字一橱228号,为政书、刑书、兵法、算法;列字共二橱552号,为阴阳、医书、农圃;张字一橱199号,为道书;寒字二橱406号,为佛书;来字一橱168号,为古今志(杂志附);暑字三橱584号,为旧志;往字三橱568号,为新志。其中新出现的性理、经济类是受宋学之影响,而法帖、画谱类迎合了当时的社会时尚。纵观全书,有以下特点:一是分类方法特别,与众不同。既按《千字文》顺序编次,又按橱庋藏,大体仍按经、史、子、集的顺序编排,但又有别于历代四部目录,根据需要,有些类目进行了细分。二是著录项目极为简单,仅在书名之下,注明册数,或附“阙”、“残缺”、“完全”等字样,无序,无撰人事略。该书目对当时的官府藏书收录比较齐全,多古本。著录图书七千二百五十六部,四万两千六百余册,其中刻本占十分之三,抄本占十分之七。对于该书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其最早的版本是嘉庆五年 (1800) 读画斋丛书二十卷本,末有鲍廷博跋,后又有国学基本丛书本,丛书集成本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