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文物普查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文物普查

一种比专题调查规模更大、内容更广泛的文物调查形式。国家与省市县文物部门为了解掌握、研究辖区内的地面文物分布状况和民间收藏的文物情况,自上而下大规模组织人员深入山村乡间基层,走村串户、调查访问,将所发现的文物逐一登记描述标图、分类汇总,以便摸清文物家底、健全档案,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为制订文物事业发展规划和学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是加强文物工作基础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

文物普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四川即进行过一次范围较广的文物调查,对全省文物的分布情况和现状作了初步摸底。其后又先后进行长江流域、嘉陵江流域、雅砻江和金沙江流域的考古调查,但都是区域性的。1986年~1988年,根据文化部统一部署,四川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物普查,基本任务是调查摸清四川境内现存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分布状况,包括文物的名称、位置、时代、现状、面积、范围、高度、特点和价值等,建立科学、系统、完整的文物资料档案,在此基础上编绘出 《中国文物分布图集·四川分册》。1986年6月~9月,文物普查试点工作在南充地区进行并取得成功。同年10月~12月举办为期2个月的文物普查干部培训班,共培养市、地、州、县文物普查业务骨干124人。随即在全省范围内动员数万人参加各地文物普查。据初步统计,普查共调查各类文物点10万余个。其中初步确定上 《中国文物分布图集》 的有2.6万多个,包括古代遗址1032处,古墓葬12274处,古建筑6545处,石窟寺和石刻2905处,近现代重要史迹1286处,近现代代表性建筑515处,其他项目2015处。基本摸清了全省文物资源的家底。1988年10月~11月,《四川省文物普查成果展览》在四川省博物馆对外展出。至1995年12月底,《中国文物分布图集·四川分册》仍在编绘中。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