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文章辨体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文章辨体

文论。明吴讷(1372—1457)编。内集五十卷,外集五卷。讷字敏德,常熟人。号思庵,永乐中以知医荐,仁宗监国,闻其名,命教功臣子弟。洪熙元年,擢监察御史,官至右都御史,卒谥文恪。讷博览,议论有根柢,于理性之奥,多有发明。是书辑录历代至明初诗文,分体编录,各为序说。《凡例》云:“文辞以体制为先。古文类集今行世者,唯昭明《文选》,姚铉《唐文粹》,东莱《宋文鑑》,西山前后《文章正宗》,苏伯修《元文类》为备。然《文粹》、《文鑑》、《文类》惟载一代之作,《文选》编次无序, 独 《文章正宗》 义例精密。今所编文,每体自为一类,各以时世为序。”内集凡五十体,大致以真德秀《文章正宗》为蓝本;外集凡九体,皆收骈偶之文。文体分类颇详,各体序说中亦杂以评论。其后徐师曾编《文体明辨》,贺复征辑《文章辨体汇选》皆据是书增修而成。有明天顺八年(1464)刻本,嘉靖三十四年(1555)刻本。《四部丛刊》本据嘉靖本影印。今人于北山将各体“序说”部分析出加以新式标点,定名《文章辨体序说》,与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合订一册单行,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二年出版,收入郭绍虞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

文章辨体

总集。五十五卷。明吴讷撰。吴讷(1369—1455),字敏德。常熟(今属江苏)人。永乐年间,以医术荐至京,仁宗闻其名,命教功臣子弟。后历授监察御史、南京右佥都御史、左副都御史。正统四年(1439)归乡。为官廉直有令名。
《文章辨体·凡例》云:“文辞以体制为先。古文类集今行世者,唯昭明《文选》、姚铉《唐文粹》、东莱《宋文鉴》、西山前后《文章正宗》、苏伯修《元文类》为备。然《文粹》、《文鉴》、《文类》惟推载一代之作;《文选》编次无序;独《文章正宗》义例精密。今所编文,每体自为一类,各以时世为序。”此书采辑前代至明初诗文,分体编录,每体首列《序说》一篇,详论诗文体制源流、性质、名称。共分文体为五十九类。内集五十卷,收古体诗文;外集五卷,收骈体、律诗及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是书“大抵剽掇旧文,罕能考核源委,即文体亦未能甚辨”。如孔稚圭《北山移文》,附入古赋;王维《渭城曲》,作词曲看等等,皆属讹误。然从中国古代文体论的发展来看。《文章辨体》的价值在于较充分地反映了文体理论对文学发展的正确认识,如古体、近体兼收,便是打破了前人与时人的偏见;又如将词亦收入,虽列为俗体,是比《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批评“收及词曲,已为泛滥”的保守观点,显为进步。五十九类虽有繁杂之弊,但区辨更为精密,如“古诗”类下,划为四言、五言、七言、歌行四体,对隋唐以后的近体诗,则分为律诗、排律、绝句等,显然更能反映诗体特征。另外,《文心雕龙》虽有《体性》篇,但真正较纯粹的辨“体”自觉,则是《文章辨体》开始的。
罗根泽、于北山仿晋挚虞抽出《文章流别志论》别行的办法,将《文章辨体》《序说》部分校点付印,最便读者。校点本以明嘉靖刊本为底本,与天顺八年刊本相校,与《文体明辨序说》(徐师曾)合而为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出版。

文章辨体

五十卷。《外集》五卷。明吴讷编。生卒年不详。吴讷字敏德,号思庵,江苏常熟人。累官南京左副都御史。吴讷有《祥刑要览》。是编采辑前代至明初诗文,分体编录,各为之说。内集凡四十九体,大旨以真德秀《文章正宗》为蓝本。外集凡五体,则皆骈偶之词。程敏政、陆深等人对是书皆极为称赞,可知此集之价值。但是集亦有未工之处,如内集纯为古体。然如陆机文赋、谢惠连《雪赋》、谢庄《月赋》已纯为骈体,但不隔句对罢了。至骆宾王《讨武曌檄》纯为四六、而列之内集。又孔稚圭《北山移文》亦附之古赋。是皆何说?古乐府备列吴声歌曲、西曲歌、江南曲诸体,淫词艳语,并立简牍,而独斥律诗为变体。外集收及词曲,已为泛滥。而以王维 《渭城曲》、刘禹锡 《竹枝词》、白居易《杨柳枝词》缀于简末,谓之附录。《渭城曲》本题为《送元二使安西》,当时伶人采以入乐。遽别之于绝句之外,显然不妥。且唐歌曲乃宋元词曲之先声,反附录于宋元人后,纯属本末倒置。《四库全书总目》 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