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斗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斗茶tea contrast宋代盛行评比茶叶品质的一种竞赛方式。斗茶又称茗战, 始于晚唐, 盛行于宋代。斗茶的产生,主要是为了适应贡茶的需要。北宋范仲淹《斗茶歌》说:“北苑将期献天子, 林下谁豪先斗美”。苏轼有一首关于贡茶的诗说:“武夷溪边粟粒芽, 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 今年斗品充官茶。”都说明一些权贵们为了博取封建帝王的宠爱, 在名茶产区采取斗茶方式, 进行评比和挑选贡茶的情景。而宋代借贡茶而得宠的, 除在苏轼诗中已提到的丁谓、蔡襄之外, 如福建路转运使郑可简父子也都是因贡茶得官升官的。因此斗茶在北宋的豪门、士大夫有闲阶层中相当盛行。 斗茶图 宋代斗茶以饼茶为主, 有一定评比要求。品评前先将饼茶碾末, 用少量沸水调粘, 再注入沸水搅匀,然后在特制的茶碗中鉴色辨味。蔡襄《茶录》中对斗茶的评比有详细记述, 除了评比色、香、味外, 还要评比茶汤着盏的水痕, 以无水痕者为绝佳。斗试时以先有水痕者为负, 耐久者为胜。所以在评比胜负时称作相去一水或两水。斗茶对制茶工艺的精益求精, 有促进作用。 斗茶又作“斗茗”。烹茶互品,以比赛茶的好坏。江休复《江邻几杂志》:“苏木翁尝与蔡君谟斗茶。蔡茶精,用惠山泉;苏茶劣,改用竹沥水煎,遂能取胜。” 斗茶tea game中国古代评比茶叶的一种娱乐。冯贽《记事珠》说:“建人谓斗茶为茗战”;斗茶在唐代最初兴于建州一带,北宋以后风行全国。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有“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之句,反映当时斗茶主要是评比茶的色香味;后来有的地方演化为比茶沫的形纹和水痕的消失,成为纯娱乐性的比试。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