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学伪经考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新学伪经考

清末今文经学之重要著作。清末康有为著。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夏,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人,人称“南海先生”。康氏广泛涉猎儒佛经典和诸子百家学说,及译本西书。光绪十四年(1888)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间,曾七次上书光绪皇帝,要求变法。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后,流亡海外。
《新学伪经考》初刊于光绪十七年(1891),后各地翻刊较多,曾三次遭清政府毁版。影响深广,梁启超称“此实思想界之一大飓风也”,并概括此书主要内容为:“一、西汉经学,并无所谓古文者,凡古文皆刘歆伪作;二、秦焚书,并未厄及六经,汉十四博士所传,皆孔门定本,并无残缺;三、孔子时所用字,即秦汉间篆书,即以‘文’论,亦绝无今古之目;四、刘歆欲弥缝其作伪之迹,故校中秘书时,把一切古书多所羼乱;五、刘歆所以作伪经之故,因欲佐莽篡汉,先谋湮乱孔子之微言大义”(《清代学术概论·二十三》)。
《新学伪经考》继承并发展廖平《今古学考》的论点。考证了《周礼》、《逸礼》、《左传》及《诗》之《毛诗传》,断定东汉以来的古文经学是西汉刘歆为了协助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始作伪,乱圣制者,自刘歆,布行伪经,篡孔统者,成于郑玄”,至于后世,虽然王莽的新朝灭亡了,但刘歆的伪经却大为流行,“其祚二千年,则歆之篡过于莽矣”。因而把“乱圣制,篡孔统”的古文经学称为“伪经”;而刘歆“饰经佐篡,身为新臣”是新莽一朝之学,与孔子无涉,所以叫做“新学”。并进一步强调“凡后世所指目为‘汉学’者,指贾(逵)、马(融)、许(慎)、郑(玄)之学,乃新学,非汉学也;即宋人所尊述之经,乃多伪经,非孔子之经也”,予当时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的两大学派以根本的打击,予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传统思想以大胆的冲击,为扫除维新变法的绊脚石准备了条件。
《新学伪经考》还批判了“恪守祖训”的顽固派,批评了古文经学“述而不作”的治学方法。认为“日埋古纸堆中,汩其灵明”,越学越愚。指出为学不能顺应时尚,须“逆乎常纬”。因为常道“其为是俗,非一时也”,“欲矫然易之,非至逆安能哉!”反对“恪守祖训”,促使了知识分子对“卫道”的“圣经”的怀疑,有思想上的解放意义。
《新学伪经考》为了破除对正统的封建制度理论基础的崇拜,破除对建立在伪经基础上的各种制度的迷信,为变法制造舆论,把资产阶级需要的东西挂上孔子的招牌,反对封建顽固派,因此以阐明孔子的“真经”为己任。“提圣法于既坠,明六经于暗曶,刘歆之伪不黜,孔子之道不著,吾虽孤微,乌可以已!窃怪二千年来,通人大儒,肩背相望,而咸为瞀惑,无一人焉发奸露覆,雪先圣之沉冤,出诸儒于云雾者,岂圣制赫暗有所待邪?不量绵薄,摧廓伪说,犁庭扫穴,魑魅奔逸,雾散阴豁,日黋星呀,冀以起亡经,翼圣制,其于孔氏之道庶几御侮云尔。”
《新学伪经考》在考据学上也提出了不少精辟见解。认为“焚书之令,但烧民间之书,若博士所职,则《诗》、《书》百家自存”,“藏书之禁仅四年,火焚之刑仅城旦,则天下藏本必甚多,若伏生、申公之论,天下六经读本不缺”,以为“秦焚六经未尝亡缺”。但考辨也多武断之处,如认为古文经学皆刘歆伪作,就不完全符合事实。但此书的重要价值不在考据,而在于它的思想意义,它成了戊戌变法运动的理论根据之一。
此书于1917年重刻出版,更名《伪经考》。1931年北平文化学社出版标点本,复改今名。另有1956年北京古籍出版社排印本。

新学伪经考

十四卷。近人康有为(1858—1927)撰。康有为原名祖诒,字广夏,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县人,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官工部主事。组织领导了爱国维新运动,失败后流亡国外,成立保皇党,坚持资产阶级改良路线。辛亥革命后,反对民主共和制,提倡尊孔读经,任孔教会会长。1917年参与了张勋复辟。康有为一生勤于著述,主要著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戊戌奏稿》《康南海先生诗集》等。此书大旨谓东汉以后所讲习之经,皆刘歆伪造。因刘歆作过王莽新朝大臣,故斥其学为“新学”。称“凡后世所指目为‘汉学’者,皆贾、马、许、郑之学,乃新学,非汉学也;即宋人所尊述之经,乃多伪经,非孔子之经也。”在序中言“刘歆之伪不黜,孔子之道不著。”从经学角度看,此书虽有一定可取之处,但其考辨失之武断臆测、其论说失之偏激疏误者屡见。其弟子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评曰:“《伪经考》之书……乃至谓《史记》《楚辞》经刘歆羼入者数十条,出土之钟鼎彝器,皆刘歆私铸埋藏以欺后世,此实为事理之万不可通者,而有为必力持之,实则其主张之要点,并不必借重于此等枝词强辩而成立,而有为以好博好异之故,往往不惜抹杀证据,或曲解证据,以犯科学家之大忌。此其所短也。”梁启超的批评颇为中肯。然此书的价值主要不在于它是一部辨伪专著,而在于它反封建的思想意义。古文经学乃儒家正统,中国封建专制的理论基础,而此书从根本上予以否定,无疑是对封建统治的大胆挑战,为变法维新解放思想、扫除封建绊脚石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它成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主要理论著作之一。书成后,清朝御史安维峻曾奏请毁禁;封建官绅叶德辉称宁肯让魏忠贤配享孔庙,也不能让康有为扰乱时政,可见其对封建王朝的威胁震慑力量之大。有《蛰云雷斋丛书》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出版的《万有文库》本,古籍出版社1956年单行本,中华书局1959年单行本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康有为全集》(第一集)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8: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