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平安君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平安君鼎ping’anjun ding战国晚期铜食器。1979年6月武功县游凤公社(今游凤镇)浮沱村西汉墓出土。通高19厘米,口径19厘米,腹深12.3厘米。体呈扁球形,方附耳稍外张,弇口有盖,子母合口,盖上等距离分布三个环钮,三蹄足,腹中部有凸棱一周。盖上刻铭文二处,一处5行20字,文曰:“评(平)安君厶(私)官,(容)(㪵),眂(视)事欨,冶。癐十二年受,二益(镒)六釿。”另一处1行4字,文曰:“下官,(容)(㪵)。 ”器口沿下亦刻铭文二处,一处6行21字,文曰:“评(平)安君厶(私)官,(容)(㪵),眂(视)事司马欨,冶王石。十二年受,九益(镒)。”另一处1行4字,文曰:“下官,(容)(㪵)。”此鼎是一件卫国铜器,约在秦统一战争中辗转流入秦国。铭中的“㪵”即“料”字,为半斗的专用字。鼎经测定,容积为3569.75毫升,与魏国大梁鼎铭刻(㪵)实测容积3570毫升十分接近,是战国时期流行在卫、魏等国的一种量制。与鼎同出的还有一件箕形首勺,柄上刻“当阳七两”4字,据字形看,当为秦末汉初錾刻。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