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新政xinzheng亦称罗斯福新政。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33年执政后,为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和萧条所采取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新政一词来源于1932年罗斯福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的演说,当时他声称“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新政美国罗斯福总统为克服1929~1933年大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1932年7月2日,罗斯福竞选时提出。新政共分2个阶段。第1阶段是1933年到1935年,第2阶段是1935到1939年。1939年因国际局势紧张,新政告一段落。新政的基本内容是抛弃立国以来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实行政府全面干预和调节经济。主要事件有:1933年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1933年5月12日通过《农业调整法》,1936年6月16日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1933年5月18日通过建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的法案,1935年通过《社会保障法》,1938年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 新政New Deal指F·D·罗斯福总统1933年就职后所实行的政策。该政策以“救济、复兴、改革”这一口号为基础。面临大萧条引起的一系列严重问题,新政在公共福利、以工代赈、农业、公用事业、财政、劳工、工业、证券管理、运输和住房建设诸领域寻求并制定法案。一般说来,新政得到工人、农民和小企业主的支持,但遭到多数大企业主的反对。新政众所周知的特点是建立了一些“字母表机构”和“智囊团”。1932年7月2日,罗斯福在接受总统提名的讲话中首次公开使用“新政”这一说法。他说:“我向你们……向我自己保证……为美国人民施行新政。新政绝不只是一种政治游说,而是战斗号令”。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