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生儿脱水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新生儿脱水热因新生儿体内水分不足引起的发热。多发生在夏季或保暖过度的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因呼吸、皮肤蒸发、排出大小便等失去较多水分,而生后3—4天内母乳分泌量少,使进水量少,若室温高、保暖过度,则可致一时性体温升高,称为脱水热。症状表现:生后2—4天,低热或高热,烦躁哭闹,口干,尿量减少。皮肤干燥、弹性减低,囟门凹陷。给予充足水分后,症状消失。护理:于两次哺乳之间,喂温开水或5—10%葡萄糖液,每次30毫升左右。避免过度保暖。 新生儿脱水热xinsheng'er tuoshuire在新生儿期尤其生后最初几天,往往由于入量较少而身体水分丢失较多,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就可出现发热,称“脱水热”。在炎热的夏季或室内温度过高时,更易发生。多出现在生后第4~5天,体温突然升到38℃以上,甚至可达40℃。发热大多持续数小时,亦可一天内发热数次,很少连续数天。患儿可有烦躁不安、哭闹、尿量减少、囟门凹陷。饮水后数小时内体温即可降至正常。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