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俗称“流口水”。在婴幼儿时期流涎多是生理现象。但有些小儿口角流涎,不能自主,并且晚间入睡时流得更多,甚至浸湿枕头,中医将这种现象称为滞颐,认为人之口涎主要为脾所主,脾虚不能摄涎,则口涎自流。小儿流涎的病因可分寒热两种:❶脾虚流涎,临床表现多为小儿面色苍白,口角流涎,清稀不止,入夜更甚,口中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治宜温运燥湿,可用温脾丹加减。❷胃热流涎,伴有面色潮热,口角流涎。粘稠而不止,浸湿胸前,口渴引饮,小便短小,大便干结,舌红,治宜清利湿热,可用清解散加减。当流涎治愈后,可经常服用米仁、红枣汤,健脾化湿,巩固疗效。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