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方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方响古代打击乐器。始于南朝梁代,是一种金属板琴。《旧唐书·音乐志》: “梁有铜磬,盖今方响之类。方响,以铁为之,修八寸,广二寸,圆上方下,架如磬而不设业。倚于架上,以代钟磬。”业指架子横木上的大版。由16枚大小不同的长方形铁板组成,以各片之厚薄分音之高下。分为两行排置一架。皆斜倚之,用小铁锤敲击,其音清脆,有似钢片琴声。隋唐时用于燕乐,后世用于宫廷雅乐。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载,《惜春》、《玉京春慢》、《令神曲》等系方响独奏、合奏曲目。敦煌石窟隋唐壁画多绘此器图像。 方响中国古代击乐器。南北朝时,萧梁制有铜磬。由此衍化,遂有方响。初为铜制,后改为铁制或钢制。其形颇似磬,长八寸 (一说九寸),宽二寸,上圆下方,十六枚为一架,分上下两排,厚薄不同,以产生高低不同之音,应律吕四清声。北周时,西凉清乐所用方响,则具黄钟、大吕二均声。在宫廷演奏时,多用于燕乐,以代替钟、磬等雅乐之击乐器, 控制乐曲的节拍。 方响满族打击乐器。铸铁为之,长方形,共十六枚同虡,应十二正律,四倍律,形质均同,以厚薄别音。宫廷中使用以黄绒线悬于虡而斜倚之。虡高4.8尺如屏,漆朱色并绘花纹,上方两侧分别饰一龙头,下垂五彩流苏。以铁槌击之成音。清朝宫廷用于演奏丹陛大乐、祭祀先农坛乐及卤簿乐之凯旋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