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方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方回1227—1307宋元间文学家。字万里,号虚谷,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知严州。元兵至,迎降,授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去。曾编《瀛奎律髓》,评选唐宋律诗,标榜江西诗派,倡一祖三宗之说。能诗文。其文推崇朱熹,宣扬理学不遗余力。诗颇有反映现实之作。有《桐江集》八卷,《桐江续集》三十七卷。 方回1227—1302字万里,号虚谷,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知严州。元兵至,迎降,授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往来杭州、歙县一带。为学崇奉朱熹,诗歌标榜江西诗派,罢官后,选唐、宋近体诗为《瀛奎律髓》加以评论,创“一祖三宗”之说,以杜甫为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反映了多年研诗的心得。诗学黄庭坚、陈师道,风格失之粗劲。他的散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学问议论,一尊朱子,崇正辟邪,不遗余力,居然醇儒之言。”一些文字简当扼要的短文尤佳。著有《桐江集》。 方回1227~1307字万里,号虚谷。早年为郡守魏克愚幕宾。宋景定三年(1262)以别院省元登第,调随州教授。后知严州,元兵至降元,任建德路总管。罢官后,寄寓钱塘,徜徉湖山之间20年。所著《瀛奎律髓》,评选唐宋以来律诗,颇有见地。在诗歌上极力反对宋末的四灵诗派和江湖诗派的卑俗诗风,标谤江西诗派,并倡“一祖三宗”之说,以杜甫为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为文议论,一尊朱子。著有《桐江集》、《桐江续集》、《续古今考》、《文选颜鲍谢诗评》等。 方回1227—1307字万里,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人。宋元之际诗人。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历官提领池阳郡茶盐。初媚贾似道,后贾似道兵败鲁港,方回又首先上书论其罪当斩,时论壮之。不久,知严州。元兵至,不战而降,被元任命为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往来于杭歙间。晚年崇尚道学,学宗朱熹。曾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辑成《瀛奎律髓》,诗论大旨是排昆体而伸江西,标榜江西诗派,并倡“一祖三宗”之说,以杜甫为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诗作亦颇学江西诗派,朴拙粗劲,不事浮华,是宋末元初依傍江西诗派门户的最后一人。诗中有不少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作品。其学问议论之作则“一尊朱子,崇正辟邪,不遗余力”。著有《桐江集》、《桐江续集》、《续古今考》、《文选颜鲍谢诗评》、《虚谷闲钞》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