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方壶外史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方壶外史

内丹学著作集。明代陆西星撰,八卷。方壶又名方丈,为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三神山之一(另外二山为蓬莱、瀛洲)。书入辑入陆氏撰著十四种,计有《无上玉皇心印妙经测疏》、《黄帝阴符经测疏》、《老子道德经玄览》、《周易参同契测疏》、《参同契口义》、《崔公入药镜测疏》、《纯阳吕公百字碑测疏》、《紫阳真人金丹四百字测疏》、《龙眉子金丹印证诗测疏》、《邱长春真人青天歌测疏》、《玄肤论》、《金丹就正篇》、《金丹大旨图》、《七破论》。为丹家东派代表性著作。有民国四年(1915年) 香山郑观应等排印本。

方壶外史

道教典藏。又称《方壶外史丛编》。明著名道士陆西星编撰。陆西星(1520—1606),字长庚,号潜虚。扬州兴化(今属江苏)人。自幼业儒,才华横溢,工诗文,擅书画,颇有声望。他因九次乡试未中,遂弃儒从道,改衣道服。据《扬州府志》,陆西星“从黄冠游,数遇异人,授真诀”,似未拜师住庙。后自称吕纯阳降临其北海草堂,住二十日,亲授丹诀,遂开创内丹“东派”。他除《方壶外史》外,还著有《南华副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大旨谓《南华》祖述《道德》,又即佛氏不二法门,盖欲合老、释为一家。”陆西星晚年学佛参禅,著有《楞严述旨》等。
《方壶外史》是陆西星编撰的经典注解及内修著述的汇集,共十五种。其中包括:《无上玉皇心印妙经测疏》、《黄帝阴符经测疏》、《老子道德经玄览》、《周易参同契测疏》、《周易参同契口义》、《悟真篇》、《崔公入药镜测疏》、《纯阳吕公百字碑测疏》、《紫阳真人金丹四百字测疏》、《龙眉子金丹印证诗测疏》、《邱长春真人青天歌测疏》、《玄肤论》、《金丹就正篇》、《金丹大旨论》、《七破论》等。《老子道德经玄览》二卷,是《道德经》的注本,其注不泥训诂,“名曰玄览,二万余言,贯串一旨,要皆契悟于言语文字之外”(赵宋序)。此书自序称其“既读此书,窃窥立言之旨,参以丹经,质之师授,恍然似得其要领者,然后敢取其书,僣而演之,末复赘以数言,隐括其义”。首章末言:“道不可道,名亦无名。知妙知徼,慎密而行。存无守有,复归于婴。”二章末言:“顿除妄宰,空不生华。本来无有,莫竟添些。圆通寂照,应感无差。如斯谛义,同证三家。”德经首章(三十八章)末言:“个里从来绝点埃,道人何事强安排。须知四勿兼三省,犹是教人拂镜台。”这类高度概括之末言融贯三教,旨趣悠长。《玄肤论》共二十篇,“玄肤者,言玄理肤浅,非精诣也”(自序),首篇《三元论》,统言三才丹法之全,其次《内外药论》、《阴阳互藏论》、《先天后天论》、《铅汞论》等十九篇,专以人元言之,“凡夫性命根源,阴阳窍妙,凝神依息之方,炼己待时之要,出庚生癸之符,归铅制汞之术,皆推关启键,直露真诠”(王郜《序》)。
陆西星虽未拜师住庙,其学也以贯通三家著称,但在道教史上却是一代思想家的代表人物。郑观应《重印方壶外史序》谓:“陆潜虚先生究道德之根宗,得仙师之口授,深悯后学,皓首穷经”,“其《测疏》较诸家注解尤为显明,足为后学津梁”。东华正脉式一子万启型亦称陆著“博而能约,简而弥精”。陆西星的道教思想没有师承系统的束缚,因而颇能独树一格,在内丹修炼上就创立了东派,其要则在筑基后,人元与天元合修,即通过夫妇的阳阴同炼,进入炼神还虚的境界。道法上乘,不流于邪,后来为西派李涵虚所继承。
通行的有民国四年(1915)香山郑观应等排印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4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