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施利芬计划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施利芬计划Shilifen jihua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实施的战略计划, 由前总参谋长施利芬伯爵于1905年制定,故名。施里芬是闪电战理论的创始人,主张以优势兵力袭敌于不备, 围而歼之, 速战速决。针对在未来战争中德国将面临与法、俄两线作战的情况,他主张, 首先在西线迅速打垮法国, 然后再全力打击俄国。其作战计划是:在东线用少量部队顶住俄国,集中兵力于西线; 因瑞士地形复杂, 不适宜大部队快速运动, 德军右翼应穿越地势坦荡的比利时, 以镰形攻势包抄到法军的正面防御阵地的后面,攻占巴黎后,将法军围歼在德、法、瑞边境。然后, 转向东线。1906年小毛奇继任总参谋长后, 对施利芬计划做了部分变动, 加强了西线左翼和东线的兵力, 削弱了西线进攻力量。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 由于德军在马恩河战役失利, 施利芬计划破产。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