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旗唐代军旗名称。上绘鸟,武卫队所执。 旗军事器物。元帅之大旗曰“蠢旗”。 旗清代内、外蒙古的行政区划名。相当于县。如“土谢图汗旗”。为外蒙古土谢图汗部所属十二旗之一,驻地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前爱杭省北境哈尔和林。 旗盟旗制度下的旗,既是社会基层政权组织;也是社会生产活动的基本单位和军事上的基层建制。清政府在设旗时要编审人口,编置佐领、分给牧地、划分旗界、任命扎萨克。按清政府规定,旗的职掌是编审人丁(统计户口),给其耕牧(分配牧场),厘其户籍(防止人口流动),优其赏恤(救济灾荒),示其禁约(政府或习惯规定的禁约),清理刑名(审理司法案件),简稽军实(点阅兵丁数字),巡阅边防。清代的旗分三种:设扎萨克的叫扎萨克旗;设总管的叫总管旗,总管由清政府任命,不世袭;属于寺院的喇嘛旗,喇嘛旗亦设扎萨克,任命该寺院活佛担任,一般均为世袭。 旗清代帝后所用卤簿仪仗之一种。亲王以下仪仗设旗枪。帝所用设五色金龙小旗,设禽兽、四渎、五岳、五星、二十八宿、风雨雷云日月旗,依其形绣旗上; 设门、金鼓、出警、入跸旗,依其名绣满、汉文字,共100余面。后所用设龙凤旗,皇贵妃至嫔所用设凤旗。高11尺,杆攒竹髹朱,镦以铁描金,飘带9尺,面有正幅、斜幅,约4至6尺,多依八旗旗色。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