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旗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旗人❶清代对八旗人的称呼。 旗人亦称“满洲旗人”清代编入旗籍的人,旧时一般泛称满族。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创立黄、白、红、蓝四旗,又于四十四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八旗制度将行政、军事、生产合为一体。旗人分为兵、农两种。努尔哈赤时期,还将归服的汉人、蒙古人编入八旗之中。称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统称为八旗满洲。凡被编入上述三个旗籍者称旗人。 旗人清代被编入旗籍的人。亦称“满洲旗人”,又称“旗下人”。原来一般泛指满族。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打破原来的氏族血缘关系,创立了八旗制度。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创立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四旗,又于四十四年增设镶白、镶黄、镶红、镶蓝四旗,使所有的女真人都统一在努尔哈赤领导下。凡被编入八旗的人称为旗人。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农”。八旗人丁没有迁徙自由,正身旗人如果以逃亡的手段摆脱旗籍,会受到严惩。旗人内部也有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分,大多数旗人同样受到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 旗人又称“旗下人”, 亦称“满洲旗人”。清代编入旗籍的人。旧时一般泛称满族。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创立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四旗;又于四十四年增设镶白、镶黄、镶红、镶蓝四旗。凡被编入旗籍者称旗人。满洲旗人分为兵、农两种。一般五六十户的屯子,只选二三十个马甲,其余多务农。 旗人清代 (后金) 纳入八旗组织之人的通称,包括原来是满洲、蒙古、汉人的所有的人。清代“以旗统人”,凡编入八旗的人都是旗人。与旗人对称的为民人。主要是未入八旗之汉人,通常称为民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