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昌江县地形地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昌江县地形地质

昌江县地形复杂,背山面海,南高北低,自西向东南,由平原——台地——丘陵——山地逐级上升。西北至东北部沿海为较平坦的平原,东南部丘陵起伏,高山连绵,海南岛大岭之一的猴猕岭 (海拔1655米),为全县最高点。地貌分成山地、台地、丘陵地、谷地(盆地)、平原阶地、河滩等6个类型。山地: 分布在东南部的五下、七差乡及石碌镇,全长约25.5公里,面积81.9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4.3%。台地:主要分布在叉河镇、十月田镇、保平乡和乌烈镇的北部,面积49.6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0.7%; 丘陵地: 分布在昌化江东侧和在十月田、保平、乌烈、昌城、昌化、南罗、海尾等乡镇,面积28.25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1.8%; 谷地: 主要是七差盆地,面积14.36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平原阶地:分布在沿海的南罗、海尾、昌化等乡镇及昌化江下游沿岸,总面积54.06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3.6%; 河滩地: 总面积5.73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45%。
全县土壤分为10个大类,19个亚类,46个土属,122个土种,土壤成分主要为黄粘壤、赤红壤、砖红壤、沙红壤、沙红土、河土、水稻土等。其分布状况是: 黄粘土,主要分布在五下及七差等乡,海拔750—1200米之间的山区。赤红壤,分布于石碌镇、五下、七差的低山和中等山下部,海拔一般在400—800米之间,森林覆盖率高,水温条件好,土类肥力高。砖红壤:分成两个亚类:一是砖红壤,分布在该县中部的丘陵地带,海拔在100—250米之间,土壤疏松肥沃,宜种橡胶等热带作物; 二是褐色砖红壤: 分布在该县中部的台地及低丘陵地带,海拔60—150米之间,地势平缓,土层深厚,肥力有高有低,多为河壤土,是这个县的粮产基地。燥红土: 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南罗、海尾及昌化等镇,海拔20—50米之间,成土母质为浅海沉积物和少量的花岗岩,土壤含沙量大,肥力低,多为旱作地。沙土: 分布在南罗、海尾、昌城及昌化的滨海平原及河滩地带,海拔20米以下,多为固定河土和半固定河土,为宜林地。水稻土: 属于耕作土壤,分布于全县各乡、镇。
这个县的土地潜力大,山区丘陵、山地地带花山多,土地较肥沃,牧草丰盛,对发展热带作物和各种经济作物以及发展牧业生产比较有利,沿海平原地带,面积广大,适宜发展粮食、经济作物和造林。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