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明仁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明仁宗1378—1424即朱高炽,朱棣长子,母仁孝文皇后徐氏。生于中都凤阳,两年后随父就藩于北平 (今北京),洪武二十八年封为燕王世子。性格沉静,好文,体弱多疾。靖难之役,朱棣北袭大宁,世子以万人留守北平,抵挡住李景隆五十万军队的进攻。其弟高煦跟随父王朱棣征战功多,企图夺嫡。朝廷设离间计,赐书,世子未启封送朱棣,释去疑误。朱棣在南京称帝,改北平为北京,仍命居守。永乐二年 (1404) 立为皇太子。朱棣数次北征,皆命监国,处理庶政。后因弟高煦,高燧进谗言,朱棣生疑而惩治东宫属官。高煦、高燧图谋不轨事败露,其太子地位方得安稳。永乐二十二年朱棣死,即皇帝位,改元洪熙。高炽在位期间虽然只有十个月,但及时改变国策,信用内阁诸臣,提高他们的事权和地位,平反冤狱,释放夏原吉等大臣及东宫属官,休兵养民,停罢下西洋宝船,停采办金银等物,实行赈灾与蠲免,为后世实行合乎时宜的政策准备了条件,开了 “仁宣之治”之端绪。洪熙元年五月死于北京,终年四十八岁。庙号仁宗,葬献陵 (今北京昌平天寿山西峰下),陵寝规制俭约。有后妃七人,皇后张氏先为太子妃,对保全太子储位有贡献。有子十人,长子宜宗瞻基,二子郑王瞻埈等。有女七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