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易牙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283 易牙

出生于雍(陕西凤翔),名巫,又名雍巫,亦称狄牙。传说为春秋时调味专家。他曾去烹饪大师彭铿的封地彭城(今徐州)学艺,继承和发扬了当时的烹饪技艺。《管子·小称》载:“夫易牙以调味事公。公曰:‘惟婴儿之未尝。’于是烝(蒸)其首子(长子)而献之公”。《战国策》载:“齐桓公夜半不嗛(即腹饥),易牙乃煎、熬、燔、炙和调味而进之。”易牙以擅长烹饪而成为齐桓公的宠臣。

易牙

春秋时齐桓公近臣。一作狄牙,雍人,名巫,亦称雍巫,易牙为其字。长调味,善逢迎。他通过寺人貂 (即竖刁) 的关系,进馐给齐桓公,得到桓公宠幸。齐桓公曾说: 他各种美味佳馐都吃了,只是没有尝过蒸小孩肉。他知道后,便杀了自己的儿子蒸好献上。管仲病重时,曾嘱咐桓公疏远易牙与竖刁等小人。他说: “疼爱自己的骨肉,这是人之常情,连亲生儿子都不爱的人,难道会爱君主吗?”桓公当时答应了,因尽逐易牙等人。但这些人走后,桓公食不甘味,心不快乐,于是又将他们全数召回,时管仲已死,易牙等人专擅朝政。桓公病重时,易牙等三人乘机作乱。他们闭塞宫门,构筑高墙,不让人们出入,齐桓公被活活饿死宫中。又杀害群吏,擅立公子无亏为君,太子昭只得奔宋,齐国由此大乱,几代都难以安定。

易牙

我国古代第一名厨。春秋战国时齐国雍人,以擅长烹饪得宠于齐桓公。《战国策》记载:“齐桓公夜半不嗛(腹饥),易牙乃煎、熬、燔、炙和调味而进之。”又据《临淄县志·人物志》载:易牙,善和五味,淄渑之水,尝而知之。后世多以易牙,作为烹饪技术高超的代表。如元·韩奕所著食书《易牙遗意》,就以易牙命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