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昙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昙花queen of the night;dutchman’s-pipeEpiphyllum oxypetalum,仙人掌科昙花属多浆附生性灌木。无叶,主茎圆柱状、木质,分枝扁平叶状,长达2m,边缘具波状圆齿。刺座生于圆齿缺刻处,幼枝有毛状刺,老枝无刺。夏季晚间8~9时开大型白色花,经4~5小时后凋谢。花漏斗状,长30cm以上,径12cm,花筒稍弯曲。有香气。果实红色,有浅棱脊,成熟时开裂。种子黑色。原产墨西哥及中、南美洲热带森林中,喜温暖、湿润及半阴环境。 多用扦插法繁殖,可在生长季节剪取变态茎作插穗,20~30天即可生根。盆栽要求排水透气良好的肥沃壤土。生长季节可充分浇水并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夏季忌直射阳光曝晒,应放置室内通风良好的见光处或室外树荫、屋檐下。冬季入室,保持10℃以上,节制浇水,保持盆土不过干即可。可将腐熟液肥加硫酸亚铁施用。放置地点如过分荫蔽或肥水过量,易致徒长,反而开花稀少。如曝晒或阳光强烈,则变态茎萎缩发黄。盆栽时应及时设立支柱。为改变其夜晚开花不便观赏的缺点,可采用“昼夜颠倒”的办法,使其白天开放。当昙花花蕾膨大稍向上翘时,白天将昙花移到完全黑暗的条件下。从20点到第二天早晨6点,用灯光照射。这样处理4~5天,昙花就可按照人们的意愿,在上午8~9时开放。但以后若不进行昼夜颠倒的处理,它又恢复夜间开花的习性。 园林应用:昙花在中国华南、西南个别地区及台湾可种于露地,其他地区多作盆栽。适于点缀客厅、阳台及庭院。夏季开花时节,儿十朵或上百朵同时开放,香气四溢,光彩夺目,十分壮观。此外,昙花还可入药。 同属植物约20种,但仅本种栽培较多。 昙花Tanhua仙人掌科。老枝圆柱形,高可达2米。新枝扁平,绿色,叶状,无刺,节间很长,近长圆形,长15—40厘米,宽约6厘米。花单生于近叶边缘的窝孔上,纯白色,长20—30厘米,直径10—12厘米,两侧对称,芳香,夜间开放;花被长10—20厘米,筒状,上部分裂,最下的裂片鳞片状,中部的萼片状,线状披针形,长约5厘米,上部的花瓣状,长约6厘米;雄蕊多数;花柱白色,柱头16—18裂,原产美洲。我国各地广为栽培。其花晚间开放,花开到花谢仅2—3小时,故有昙花一现之说。 昙花Tanhua仙人掌科。肉质植物,灌木状。老枝圆柱形,新枝扁平,绿色,呈叶状,边缘波状,两面中央具一肥厚中肋。花生子叶状枝的边缘,白色,大型,长20—30厘米,两侧对称,下部筒状,上部分裂,口缘直径10—12厘米,筒部长于裂片,最下裂片小型,鳞片状,中部的狭长披针形,萼片状,长约5厘米,上部的花瓣状,长约6厘米,美丽,芳香,在夜间开放,当日凌晨就凋萎,仅数小时,故有昙花一现之说。浆果红色,有纵棱。原产热带美洲,我国各地温室都有栽培,供观赏。用叶状枝扦插繁殖。 昙花broadleaf cactusEpiphyllum oxypetalum(DC.)Haw.,仙人掌科,昙花属。多年生无刺无叶灌木。原产墨西哥。中国已广泛栽培。主茎圆柱形,分枝扁平,绿色,中肋坚厚而边缘波浪形。花大,晚间开花,白色有香味。野生于热带森林中,多附生于树干。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不耐霜冻,忌强光曝晒。扦插或播种繁殖,实生苗开花需4~5年。盆栽昙花时夏季应放半阴处,避开雨水冲滴 如肥水过多和过度遮荫,会造成茎节徒长,影响开花,叶状茎柔弱,盆栽时应设支柱。本种适用于盆栽观赏,温暖地区可栽植于庭院。昙花园艺品种繁多,花色有浅黄、玫瑰红、橙红等。 昙花仙人掌科附生肉质灌木。高6 m,老茎圆柱状,木质化。分枝多数,叶片侧扁,长圆状披针形,长15~100 cm,宽5~12 cm,缘波状。花漏斗状,芳香,长25~30 cm,径10~12 cm;瓣状花被片白色,倒卵状披针形,花丝白色。柱头15~20,窄线形,黄白色。浆果长球形,紫红色。原产中美洲。中国各地有栽培,云南南部野化生长在山林中。北方盆栽,观赏,浆果可食。全属19种,原产热带美洲,中国栽培4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