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晏子春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晏子春秋人物故事集。旧题齐晏婴撰。八卷。以一九七二年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晏子》竹简考证,其成书约在战国时期,作者应是一位十分熟悉晏子生平事迹和异闻掌故人物。正如唐人柳宗元所言,“非齐人不能具其事。”全书二百五十章,分内篇六卷,外篇二卷。内篇有《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外篇为西汉刘向编校。一章一个小故事,标名内容。故事长短不一,最长六百余字,最短仅三十字。婴(前580?—前500)字平仲,春秋时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承父职,为齐卿,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以爱国忧民、善于辞令而闻名诸侯。政治上主张尚礼明德,目的尽管在于调合阶级矛盾,巩固齐国公室统治,但晏子酷爱宗国、薄身厚民,在公侯贵族日趋腐朽、平民百姓日益贫困的当时,有积极意义。书中晏婴,已不是历史人物,而是凝聚大量民间传说,闪耀着对贤相理想光辉的艺术典型。抓住晏子言行特征,采用夸张铺排、对比映衬等手法,塑造出忠于社稷、刚正不阿;同情百姓、援救无辜;反抗强暴、机智善辩;博学多识、光明磊落的贤相形象,有很高文学价值,带有人物传记或历史小说某些特点。《四库全书提要》谓其书“虽无传记之名,实传记之祖也。”有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扬州汪氏刻本。中华书局一九六二年出版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为现今最好注本。 151 晏子春秋春秋时期记述晏婴言行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著录8篇,题春秋齐晏婴撰。唐以后人多疑为后人采缀晏子言行而成,或以为系齐国墨子之徒所作。本书将晏婴作为道德上的理想人物,推崇其完善的理想人格和伦理思想。并以此阐扬重礼、强调勤勉、节欲节用、尽忠力行、极谏无私、任贤爱民、非难厚葬、反对祈禳等伦理道德观念。本书对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道德状况及伦理思想的发展,尤其是对研究晏婴的伦理思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晏子春秋》yanzichunqiu历史故事集。记述春秋时齐国晏婴的事迹。晏婴(?—前500),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景公时为相,为人正直机智,以节俭力行,尽忠极谏著名。关于此书作者,旧有三说,或以为晏婴自撰,或以为出于墨子门人之手,或以为是六朝人伪作。实为战国时人搜集有关资料及佚闻传说编纂而成,非成于一人之手。西汉刘向曾加以校订。 晏子春秋记载先秦春秋时代齐国大夫晏婴言行的一部著作,又名《晏子》。《汉书·艺文志》列为八篇。题春秋齐晏婴撰。晏婴(?—前500),字平仲(一说谥平,字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任齐卿,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唐以后,人多疑为后人采缀晏婴言行而成,一说是墨子门徒所作,一说是六朝人伪造。今人吴则虞认为是秦灭六国之后,依附于秦国的齐国故臣所作。最早有西汉刘向辑本,凡八篇,二百十五章。分为内篇六,外篇二。内篇多有规谏君王崇尚节俭、勤政爱民之说,外篇多有非儒之意。1972年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晏子》残简120枚,与今本有关章节的内容大体一致。其特点是在生动形象的故事中讲述某些哲理。 晏子春秋书名。一名《晏子》。最早有西汉刘向辑校本,凡八篇,分内篇六,外篇二,凡二百十五章。《汉书·艺文志》题齐晏婴撰,八篇。实为战国时人杂辑晏婴事迹言行编纂而成。唐柳宗元以此书为齐国墨子之徒所作。1972年山东银雀山汉墓出《晏子》残简120枚,与今本章节多同。内篇分谏上、下,问上、下,杂上、下。主要内容为劝谏君王勤政爱民、节俭节欲、注重平政和民等。外篇分两种,论述和同,其说多与儒家有异。其中“仲尼见景公,景公欲封之,晏子以为不可”一节与《墨子·非儒》同。主要注疏本有清孙星衍《晏子春秋音义》,近人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 《晏子春秋》《晏子春秋》共8卷,分内外篇,215章。旧题春秋齐晏婴撰,实系后人依托。内容主要记载齐相晏婴生平言行。人物形象丰满,语言诙谐幽默,行文流畅,为先秦散文代表作之一。《四部丛刊》据明活字本影印。《四部备要》本,附清孙星衍音义,黄以周校勘。 《晏子春秋》记述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之遗事及言论的著作。旧题齐晏婴撰。唐柳宗元认为该书系齐国墨子之弟子所撰,约成书于战国末期。晏婴(公元前?~前500),历仕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世,重视生产,提倡蚕桑,力主诛不避贵,赏不遗贱,反对厚赋重刑,其治政之道为后世所崇。全书分为内篇6,外篇2,共215章。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中出土的《晏子》残简与今本有关章节的内容基本一致。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吴则虞的《晏子春秋集释》。吴氏认为,《晏子春秋》是一部富有政治思想性的文学作品,应属于记叙文学类。 晏子春秋书名,又称《晏子》。是记叙春秋时代齐国晏婴言行的一部书。《汉书·艺文志》著录《晏子》八篇,题曰“名婴,谥平仲,相齐景公。”后人多以此书系采集晏婴之言行编撰而成,当成书于秦汉之际。隋、唐之后,改篇为卷。计有《内篇》六:《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外篇》二。其内容多系晏婴之政谏言论或行事,故有较丰富的政治思想;其体裁多取故事之形式,故亦颇具文学色彩。此书最早之编定者为西汉之刘向,“定著八篇,二百一十五章”(《刘向叙录》)。清有孙星衍《晏子春秋音义》。近人吴则虞撰《晏子春秋集释》(中华书局版),所收内容及资料比较完备。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