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晚清诗界革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383 晚清诗界革命晚清进步的诗歌改良运动。兴起于19世纪下半叶。其代表人物多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夏曾佑、蒋智由等。诗至晚清,“同光体”的形式主义和复古主义诗风在诗坛产生重大影响,其作品很少反映现实生活和重大主题,且一味泥古不化,险奥聱牙,阻碍了诗歌的发展。在此情况下,黄遵宪首倡以口语入诗,是为“诗界革命”的先声;继而,梁启超、谭嗣同、夏曾佑等人于1896年至1897年间,创作宣扬“新学”的“新诗”(又名“新学之诗”),戊戌后,梁启超正式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认为诗歌创作应“必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提倡文学为现实服务,为宣传进步思想服务。这就有力地冲击了封建复古主义文学并成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导。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