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团
智囊团是随着现代科学决策的需要而产生的。二战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一个领导者单凭个人经验和智慧进行直接决策的方法,已经难以达到目标了。一批专家、学者,运用科学方法为领导决策提供系统的分析和预测,避免决策失误,这样,便组成了智囊团。现代社会剧烈的竞争也促进了智囊团的产生。
现代智囊团已成为各级、各类决策者的得力助手和智慧源泉,增强并扩大了领导者的大脑功能,具体表现为:
(1) 排忧解难。在领导者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应领导者要求而提出解疑排难的设想和对策。
(2) 出谋划策。在深入实践、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或本单位重大课题,进行科学的预测,主动向上级提出战略性、方向性的意见。
(3) 提出计划。就领导者即将制定的各种政策,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论证,提出会审意见,让领导者得以兼听则明,分析利弊。并同时根据主观需要与客观可能,提出可供选择的多种具体实施计划、办法,让领导者挑选并为之作出决策。
(4) 反馈效果收集。决策在付诸实施之后,具体执行情况如何,反应效果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纵横交错的动态网络,领导者是难以洞察一切的,这就需要智囊团为其收集反馈信息,作为追踪决策的依据,或增强原定决策正确性的决心、信心,从而使领导工作不断地进步和进一步完善。
在现代化大生产的条件下,领导者水平的高低,就取决于对智囊团的运用是否充分发挥了作用。领导者如能把智囊人物有机地组织起来,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集中他们的智慧来弥补领导职责与能力之间的差距,领导者的水平就能得到充分发挥。但是在组建智囊团时应注意,不能把智囊机构混同于执行机构,要认识到智囊团不是一个从事决策的机构,而是为领导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研究性组织。其次,要充分发挥智囊团的职能,领导机关应多提供条件,以保证智囊发挥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再次,应把智囊团组建成一个合理的智能、知识结构,同时注意年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