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下火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下火海下火海又叫跳火炼,原为佛教“下地狱”法事巫术,后为壮族巫师所吸收加以改造的巫术活动。即人在熊熊燃烧的炭火上行走而不被烧伤。壮族巫师、师公、道公均可为之。在巫师下火海之前,先由主家做个“火海”:在地上挖一个长约十尺、宽约二尺、深约五寸的坑,将数筐木炭倒入坑内铺平;或者直接将木炭铺于地上,置上火种,用竹笠或簸箕把火扇旺,变成熊熊烧的火海。巫师对着火海祷告、默念咒语、划符施法,然后踩入火海,从从容容地在火上行走、跳舞。跳了一阵之后,主家的孝子也背着父母的灵牌或尸骨跟着巫师坦然地踩过火海,也不会被烧伤。清人杨恩寿《坦园日记》载:“同治四年十一月六日,夜间巫师在西门(北流县城)外演火炼法。其法:布炭火于地,炙铁炼于中,令人负有祖先位,趋而过,则亡者升天。闻赴者将数万人。”下火海一般是孝子在父母的第二次葬时举行的。即父母第一次土葬三年之后,子女们将其尸骨挖出洗净、烘干,装入瓮中,然后经过跳火炼,再进行第二次土葬。跳火炼的目的,是孝子替死去的父母代罪,以减轻父母死后受罪。下火海是比较隆的葬礼,一般多在生活富裕的人家举行,经济拮据者则很少做。民间习俗,对于正常死亡者,做亦可不做亦可;而对于非正常死亡者,则非做不可。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