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更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更赋a kind of tax instead of military ser-vice汉代政府向人民征收的由戍边徭征代役金转化而来的税项。此时人民轮番服役(称为“更”)的徭役有两种,均可出钱代役。一种叫卒更,或称居役,是在本地为地方官府服役,每人每年一个月,轮值者如欲雇人代役,出钱2 000(一月雇值),谓之“践更”。另一种叫戍边,又称外徭或徭戍,名义上每人每年3日,实际上3日无法往返,服役者一般要住下,一岁一轮换,不服役的向政府缴300钱,算是由官府交给代役者的,谓之“过更”。该款或称作“更赋”。前者雇值直接或间接付予私人;后者代役金交由政府总办。实际上却并非都用作戍边者的雇值。更赋是变相的人头税。它成为汉政府的重要财政收入。 更赋税种名。汉代制定的代役税。《辞海》: “更赋:汉代所征的一种代役税。汉承秦制,规定凡23岁到56岁男丁,应服三项兵役: 一、为郡县服兵役一月; 二、为中央服兵役一年; 三、为戍边服役三月。因轮流服役,故名‘更’。自身不服役而出钱,由政府雇人代替,名更赋。” 更赋汉代所征的一种代役税。汉承秦制,规定凡23岁到56岁男丁,应服三项兵役:1.为郡县服兵役一月;2.为中央服兵役一年;3.为戍边服役三日。自身不服役而出钱由政府雇人代替,名“更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