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曾胡治兵语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曾胡治兵语录十二章。近人蔡锷 (1882—1916)辑。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宝庆 (今湖南邵阳)人。幼家贫,被当地名士樊这锥收为免费弟子。十四岁中秀才,十六岁入长沙时务学堂。时提倡变法的谭嗣同任学堂总监,梁启超任总教习,蔡深受谭、梁新思想影响。“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遇害,梁启超亡命日本。蔡奉梁启超函,于1889年东渡日本。1902年毕业于陆军成城学校,经日本仙台骑兵第二联队实习后,又于1903年冬毕业于东京士官学校。蔡从日本归国后,先后在赣、湘、桂等地从事军事教育工作,1911年初,调任云南新军第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蔡在云南响应,于10月30日在昆明发难。蔡被推为云南都督。袁世凯包藏祸心,复辟独裁。1913年调蔡锷入京,委以参政院参议等职,加以笼络,蔡极为憎恶,于1915年12月潜回云南,宣布云南独立。“护国”战争胜利后,蔡由于积劳成疾,1916年11月在日本病院逝世,时年34岁。《曾胡治兵语录》是1911年初任云南新军协统时编辑。曾即曾国藩、胡即胡林翼,皆近代湘军首领。蔡到任后,深感军队风气败坏,纪纲废弛,决心加以整顿。遂“分类凑辑”曾胡有关治军用兵的言论,每条 “语录”末,皆注明 “以上曾语”,“以上胡语”字样。蔡于每章末皆加上自己的按语,以阐发对曾胡言论的体会和独到的见解。此书凡十二章,约一万四千字。篇次为将材、用人、尚志、诚实、勇毅、严明、公正、仁爱、勤劳、和辑、兵机、战守。将材一章,主要论军队高级将领应具备的素质。曾、胡十分重视对将领的选拨,“求将之道,在有良心,有血性,有勇气,有智略”。蔡锷在章末按语中评曰:“古人论将有五德,曰智、信、仁、勇、严。取义至精,责望至严。西人论将,辄曰天才,则曰天所特赋之智与勇。而曾、胡所同唱者……尤为扼要探本之论”。蔡锷引古述今,比较中西,其军事思想由此可见一端。用人一章,主要论述军中下层军官的选拔。胡氏曰:“营官不得人,一营皆成废物。哨官不得人,一哨皆成废物。什长不得人,十人皆成废物。滥取充数,有兵如无兵也。”尚志、诚实、勇毅、公明四章,皆论将领修养、品质问题。蔡氏对此引申发挥,要求军人对国家的忠诚和民族大义的信守。严明、仁爱、勤劳、和辑四章,所论均为军队的方略和准则。兵机、战守二章,具言作战谋略。总言之,前十章论选将,整军的问题,后两章专论战略战术。曾、胡治兵的言论经蔡锷精心删选、分类编辑之后,条理更加清晰、思想更加突出,便于人们学习和借鉴。此书成于1911年夏,但流布未广。蔡锷逝世的次年,才由上海振武书局刊行。梁启超为此书作序。后收入《松坡遗集》中。此书的影响很大,1924年,蒋介石增辑《治心》一章,书名曰《增补曾胡治兵语录》,作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教材。1943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增补曾胡治兵语录白话句解》。两年后,八路军山东军区又将此书重印出版。此书的版本极多,不一一备举。最早本为民国四年(1915年),云南陆军讲武学堂石印本,今藏云南省图书馆。通行本有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的排印本。 曾胡治兵语录中国近代语录体兵书。蔡锷编辑。清宣统三年 (公元1911年),蔡锷任云南新军协统,受镇统钟麟同委托,编“精神讲话”遂摘录曾国藩、胡林翼的论兵言论,分类编辑,并在每章后加以评语,以阐发编者的军事思想。全书共12章,1. 4万余字,1917年由上海振武书局刊行。1924年,蒋介石将此书作为黄埔军校教材,并增辑《治心》一章,定名为《增补曾胡治兵语录》 出版。1943年《八路军军政杂志》曾出版《增补曾胡治兵语录白话句解》,1945年八路军山东军区重印出版。该书前十章为治军问题,包括: 将材、用人、尚志、诚实、勇敢、严明、公正、仁爱、勤劳、和辑等。主张选将要慎重,为将要智勇兼备,能耐劳苦,严明号令; 练兵要严格,要做到 “修养其精神、锻炼其体魄、娴熟其技术”。后两章为战略战术问题,包括: 兵机、战守。讲究持重稳慎。主张 “简练慎出”,无充分准备不轻言战。以 “战挟全力,稳扎猛打” 为特点,以全军、破敌为上,得土地、城池次之。以后发制人为主,又注重抢占险要以求先制;重视以主待客持久待变,提出 “以静制动,以逸待劳”。战法上重奇正,认为 “有正无奇,遇险而复; 有奇无正,势极即阻”,注重“拊其背、冲其腰、抄其尾”。同时,备策应,防抄袭。防守上强调掌握重点,认为 “必有所舍,乃能有所全”,选择紧要必争之地,厚集兵力,不自处处设防。进攻时重机宜,必审敌情、地势,“以整攻散,以锐蹈瑕”,“临阵分枝,不嫌其散,先期合力,必求其厚”。行止重谨慎,每住必深沟高垒,坚不可拔; 力戒贪小功而误大局。蔡锷编此书的目的在于厉兵秣马,驱逐帝国主义列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