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望江县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乾隆)望江县志安徽地方志。清郑交泰修,曹京纂。八卷。交泰字补堂,广东香山(今中山)人。贡生,历官知县。京字云路,安徽望江人。官知县。旧志始于明正统,再修于万历、清顺治、康熙。郑氏参以旧志,续以新事,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成书。约三十万字。分天文、地理、民事、学校、典礼、官师、人物、艺文八门。门下分星野(附图一幅)、疆域(附图二幅)、户口、风俗、物产、职官、兵氛等六十七目。体例仿康熙安庆府志。记载较为丰富。沿革以表列县历代隶属建置。物产记动植物数十种。䘏政记载颇详,记明清年间水旱灾情及救灾具体措施。另有建桥记,修城记,歌咏山水诗、赋等多篇。兼具政治、经济地理史料外值。分目归类有不妥之处,如兵氛应从民事中析出。有乾隆三十三年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万历)望江县志安徽地方志。明罗希益等修,龙子甲等纂。八卷。希益,陕西淳化人。举人,历官知县。子甲,安徽望江人。廪生。旧志始于明正统,是志奉檄修纂。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刊刻成书。约八万字。卷首县境等图四幅,分舆地、宫室、职官、食货、选举、人物、艺文、杂志八门。门下分沿革、城垣、侨寓、令佐、物产、贡赋、甲榜、乡贤、纪载、古迹等五十二目。卷八后附龙子甲志后,续纪卷九。是志凡舆地、宫室、职官、选举、人物等门记载简略。侨寓记唐李白为避安禄山乱曾隐居该县。物产记载较详,分稻、菜、草、木、禽、兽、鱼、虫等八类,详记各类品种、出处,食用及药用价值。艺文志记载最详,有《望江建城记》、 《荒田减税记》、 《丈田均赋记》、 《重修忠洁王三闾楚大夫庙序》等文,为研究该县历史地理、经济物产、人文故实提供可贵的史料。有万历二十二年刻本。 望江县志八卷。清郑交泰等修,曹京等纂。郑交泰,字补堂,广东香山人,贡生,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来任望江知县。曹京,邑人。望江县志,创始于明正统间,其后叠经纂辑,至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邑人沈镐更重修之,及郑交泰来任知县,县志之不修,已五十余年。于是因县绅之请,创议纂辑,延曹京董其事,开馆于乾隆三十三年春,凡两月而初有成范,未及付梓,郑交泰奉调阜阳,继任周万宁始刊行之。此志卷前列序四篇、凡例、目录;卷一天文:星野;卷二地理:疆域、沿革、形胜、山川、城池、坊巷、公署、仓廪、属署、绰楔、驿递、圩塘、井泉、津梁、乡镇、江防、古迹、邱墓、寺观、物产;卷三民事: 户口、人丁、田亩、赋税、风俗、恤政、兵氛、灾异;、卷四学校: 学宫、正位、褒封、附位、师弟、教法、书籍、学产、书院、义产;卷五典礼:丁祭、祠祀、坛迹、礼仪;卷六官师:职官、名宦、政绩;卷七人物:选举、理学、忠节、孝友、宦业、儒林、隐逸、义行、仁寿、流寓、仙释、方伎、贞节; 卷八艺文: 敕、疏、书、记、赋、诗、词、杂文。此志大抵仿康熙《安庆府志》,及志而增损之。其志体子目归属杂乱,艺文所收失之于滥,以两月而成书,不免失之疏陋。有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刻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