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望江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望江楼位于四川成都东南隅的锦江南岸,本名崇丽阁,得名于晋代文学家左思《蜀都赋》中“既丽且崇,实号成都”的名句。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89年),高三十余米,阁上有清代文人钟云舫所撰二百一十二字长联。阁作上下四层,上两层八角形,下两层四方状,腰檐层层支出,宽度向上递减,类似塔楼。由于檐上明高,檐上阴暗,使整个楼身在外观上,明暗间隔收分合度,轮廓衬托分明,远望尤显清秀玲珑,古朴端庄。 成都望江楼 望江楼位于东门外锦江南岸,为唐代女诗人薛涛(?—约834)寓居遗址,现已扩建为望江楼公园,面积约180余亩。相传薛涛曾在此筑吟诗楼。旧楼久已圮废,今尚存古井一口,后人称薛涛井。今园主要建筑崇丽阁、吟诗楼、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多为清嘉庆以来重修,成为凭吊女诗人的著名胜迹。崇丽阁共四层,高30米,上两层为八角形,下两层为四方形,绿瓦红柱,金顶黄脊,分外壮观。吟诗楼为一楼三叠,四面敞轩,玲珑精巧。清代书法家何绍基曾撰联赞云:“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濯锦楼两层三间,四周木槅窗棂,酷似船舫,斗栱雕饰人物、鸟兽,精美生动。昔日园内题咏甚多,最负盛名者为刘咸荣所撰一联:“此间寻校书香冢白杨中,问他旧日风流,汲来古井余芳,一样渡名桃叶好;西去接工部草堂秋水外,同是天涯沦落,自有浣笺流韵,不妨诗让杜陵多。”园中新辟竹林,品类繁多,苍翠如海,被誉为“锦城竹园”。 望江楼在四川省成都市东南郊锦江南岸,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建。薛涛(768-约834),字洪度,长安(今属陕西)人,幼随父入蜀,居浣花溪,以诗才闻名,时称女校书,创制深红小笺写诗,人称“薛涛笺”。晚年曾在此建楼吟诗,故址圮废。清代始在这里建崇丽阁(因登楼远眺,锦江为带,横亘眼前,故俗称“望江楼”)、濯锦楼、吟诗楼、浣笺亭、五云仙馆等建筑。具有江南园庭建筑特色。望江楼高30多米,四层,上两层八角形,下两层四方形,翘角飞檐,黄脊金顶,绚丽玲珑。楼后面浣溪笺亭畔有“薛涛井”,传为薛涛汲水制笺用此井水,今古井犹存。新中国建立后,经修缮扩建已辟为望江楼公园,面积180余亩。相传薛涛爱竹,以“苍苍劲竹奇”自喻,故园内翠竹林立,名竹异篁,达百余种,杆茎有圆有方,有空有实,千姿百态,赏心悦目,有“锦城竹园”之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