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不寐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不寐

病症名。又称”失眠”、“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指经常不能正常睡眠。多因思虑劳倦,内伤心脾,或心火,肝阳扰动;或心胆气虚,或胃中不和等影响心神而致。治宜补益心脾、降火泻肝、镇惊安神、和中等。还应注意精神治疗和生活调摄。

不寐

即失眠,经常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甚至彻夜不眠的一类病证。首见于《黄帝内经》。常见于西医学神经官能症、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贫血、更年期综合征等。老年人体虚,易被情志所伤,耗伤心肝肾气血,或情志抑郁化火生痰,扰动心神,而致此证。临床分五型辨证论治:
思虑劳倦心脾两虚,不易入睡,或睡中多梦,易醒,醒后再难入睡,或兼见心悸心慌,神疲乏力,口淡无味,或食后腹胀,不思饮食,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缓弱。治宜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药用归脾汤。若脾虚便溏者,加山药、扁豆各15克。
心阴不足虚火内盛心烦失眠,入睡困难,手足心发热,盗汗口渴咽干,口舌糜烂,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清心安神,药用黄连阿胶汤(《伤寒论》方:黄连、黄芩、生地、阿胶各10克煎汤,鸡子黄1枚,对入服)煎汤服。
郁怒伤肝,气郁化火难以入睡,既使入睡,也多梦易惊,或胸胁胀满,善叹息,平时性情急躁易怒,舌红苔白或黄脉弦数。治宜疏肝安神,药用酸枣仁汤加柴胡10克。如肝郁化火明显。口干口苦,苔黄,药用加味逍遥丸加夜交藤、忍冬藤、珍珠母,柏子仁各15克。
心虚胆怯虚烦不得眠,入睡后又易惊醒,终日惕惕,心神不安,胆怯恐惧,遇事易惊,心悸气短自汗,舌淡脉弦细,治宜益气镇惊,安神定志,用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方:人参、茯苓、茯神、菖蒲各10克,龙齿15克)加炒枣仁、夜交藤、牡蛎各15克。
痰热内扰失眠心烦,口苦目眩,头重胸闷,恶心嗳气痰多,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化痰清热,养心安神,轻者用温胆汤,重者用清火涤痰汤(《医醇賸义》方:胆星、贝母、竹沥、姜汁、茯神、麦冬各10克,柏子仁、丹参各15克、僵蚕、菊花、杏仁、橘红各10克)。老年人易受外界刺激而情绪波动致病,故应注意精神方面的调摄;尽量避免或消除居处噪音,每日适当做一些体力劳动,加强体育锻炼。睡前不宜饮浓茶等刺激品,注意生活规律,患病后,为更好地安神镇静入睡,宜在午后或午休及晚上睡前各服药1次。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