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义山诗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李义山诗集诗集。唐李商隐(813—858)撰。六卷。商隐有《李义山文集》已著录。李诗传世约六十首,作者颇有政治抱负,反对藩镇割据及宦官擅权,常以诗批判时政,感慨讽喻,表现出一定的识见与胆略。所作咏史诗,以古喻今,或表达对现实之态度,或抒发怀才不遇之心情。颇重艺术性,律诗、绝句为其所长,典雅华丽,属对工整,工于比兴,颇受诗家重视。爱情诗尤有功力,对后世影响甚大,宋婉约派词人及元明清写爱情题材之戏曲作家,多曾学义山之诗。其诗讲究典故与辞藻过甚,感伤过多,部分诗作意旨晦涩。如《无题》诗,虽注释、解说者代不乏人,然各执一端,终令人莫衷一是。李诗具有独特风格,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有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毗陵蒋氏刻本,分类编纂;明汲古阁《唐人八家诗》本,三卷;《四部丛刊》影印蒋氏本行世。清人冯浩有《玉溪生诗集笺注》,较为完备。一九七八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李商隐诗选》可资参考。 李义山诗集别集。三卷。唐李商隐撰。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837)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县尉、秘书省正字等职。当时牛、李党争激烈,李商隐被卷入旋涡,在政治上受到排挤,晚年先后三次在桂州、徐州、梓州随人作幕僚,悒悒不得志,后死于荥阳。 《李义山诗集》唐代诗文别集名。李商隐撰。因李商隐字义山而得名。现存有明代刻本很多,汲古阁本为3卷,清代《唐诗百名家全集》中的《李商隐诗集》就是3卷。另 一个明代嘉靖时毗陵蒋氏刻本 《李义山诗集》是6卷,《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笺注本主要有:朱鹤龄 《李义山诗集注》,冯浩的 《玉溪生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排印出版)。今人叶葱奇的《李商隐诗集疏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刘学锴、余恕诚 《李商隐诗歌集解》是最完备的本子。主要选本有周振甫的 《李商隐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 李义山诗集别集。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作。三卷。有明毛晋刻本。又有影印明蒋氏刻六卷本。清人笺注本数种,以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最详。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顾易生、蒋凡标点本。又,商隐曾自编《樊南文集》,已佚。后人辑注以清冯浩《樊南文集详注》最为完备。又有清钱振伦、钱振常辑注《樊南文集补编》十二卷,附年谱订误一卷。有同治间刻本。今有中华书局1987年《李商隐诗歌集解》本。 李义山诗集三卷。唐李商隐 (公元813—858)撰。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又作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诗人,官至县尉,秘书郎和工部郎中。因受牛僧孺,李德裕竞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文创作上却有很高的成就。他擅长写骈体四六文,其骈文瑰迈奇古,而多用典故,有“獭祭鱼”之称,与温庭筠齐名,称为“温李”。又以诗名重于当世,与杜牧并称“小李杜”。著有《李义山诗集》、《樊南甲集》、《乙集》、《玉溪生诗》、《杂纂》、《文》和《赋》各一卷,流于后世。《李义山诗集》又名《玉溪生诗》,为唐诗别集。李商隐的诗在唐代没有人为其结集,所以到唐末已散佚。到了宋初由扬亿刘子仪等孜孜求访,得二百八十二首,作《西昆唱酬集》。以后诗家遂有“西昆体”之称。其后钱若水又留意搜集得四百余首,再加北宋、南宋人补辑一百多首,现存诗六百余首。《新唐书·艺文志》、《崇文总目》及《郡斋诗书志》、《直斋书录解题》诸书著录题名不一,又名《李义山诗》或者《玉溪生诗》;卷帙也不等,有三卷本、五卷本。通行本则为三卷。宋刊本今已不存,现存有手抄宋抄本三卷,宣统元年(1909)国光社影印。将《四库全书》所收为明刊本,三卷;又有毛晋汲古阁《八唐人集》本,三卷;清人席启寓辑《唐诗百名家全集》本,三卷。《四部丛刊》所收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毗陵蒋氏刻《中唐人集十二家》,本《李义山诗集》六卷。此外还有朝鲜刻本《李商隐诗集》十卷,补遗一卷,共二册,现存北京图书馆。李商隐诗注释,最早有刘克、张文亮二家注,均未流传。明清注家很多,有释道源注,其书已佚;朱鹤龄《李义山诗注》;程梦星《李义山诗集笔注》,有乾隆刻本;姚培谦《李义山诗集注》,有乾隆杉桂读书唐本;屈复《玉溪生诗意》,有乾隆艺古堂刻本;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樊南文集详注》等。各家笺注均附有年谱。叶葱奇撰成《李商隐诗集疏证》一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刘子锴、余恕诚有结合各家研究成果的《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出版。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