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乔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李乔1909—Li Qiao

跨现、当代小说家。云南省石屏县人。初中毕业后曾在中、小学任教。30年代就写过小说,但创作成就主要建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他是当代出现的第一个彝族小说家。1951年以发表短篇《拉孟回来了》知名于文坛,后又陆续发表了《挣断锁链的奴隶》、《一个奴隶的命运》等,并结为短篇小说集《挣断锁链的奴隶》。还有长篇小说《欢笑的金沙江》和散文集《小凉山漫步》等。
李乔的小说创作着重反映彝族人民获得新生后的生活变迁,着重歌颂各民族的团结与友谊。他的代表作《欢笑的金沙江》,包括《醒了的土地》、《早来的春天》、《呼啸的山风》、《大地在阵痛》四部曲,描写金沙江沿岸彝族人民克服旧时代形成的民族隔阂,欢欣鼓舞地迎接解放、接受民主改革,以及保卫民主改革、坚持民族团结、维护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的事迹,全书主题在于反映凉山地区在解放后的翻天覆地的巨变,歌颂党的民族政策的胜利,表现彝族地区由奴隶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历程。
《欢笑的金沙江》勾勒了一批不同类型的彝族人物形象。例如觉醒后挣脱奴隶枷锁的奴隶阿火黑日和挖七等。其中彝族干部丁政委是全书的主要人物。他既有坚持贯彻党的政策精神的原则性,又有从实际出发去落实民族政策的灵活性;既不为内部的急躁冒进情绪所左右,又不为反动势力的阴谋诡计所迷惑;既坚持对上层人士做到仁至义尽,又绝不在残匪面前心慈手软;是成熟的少数民族干部的理想化的艺术化身。
《欢笑的金沙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它的故事线索明晰单纯,情节发展曲折,矛盾错综复杂,事件丰富多采,风俗画面生动传神,语言质朴,文笔朴素柔婉。总之,它从题材内容、人物塑造、风俗描写、景物描绘,以及艺术形式和地方语言运用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民族色彩。

李乔1934~

当代小说家。原名李能棋。台湾苗栗县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其父为抗日志士。父母早逝。1954年毕业于新竹师范学校,先后执教于中、小学及苗栗农工职校。6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62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阿妹伯》。翌年发表另一短篇《苦水坑》,荣获台湾《自由谈》元月征文首奖。此后已有近200篇中短小说问世,已出版的小说集有《飘然旷野》、《恋歌》、《晚情》、《人的极限》、《山女》、《恍惚的世界》及《李乔自选集》等,长篇小说有《山国恋》、《痛苦的符号》、《冤恨惨绝录》。其代表作长篇小说《寒夜三部曲》(《寒夜》、《荒村》、《孤灯》)于1980年出版。该作近百万字,既是从清末到日寇投降的50年历史,又是汉民族开拓台湾和御外护台、保卫中华民族根基的一整部台湾历史。作品塑造了刘阿汉、彭阿强、叶灯妹、刘明基、刘明鼎、邱梅等开发者、创业者、革命者、抗日志士的一系列典型形象。小说的语言生动活泼,色彩明丽,虚实相间的技巧和象征的表现手法,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另有《罗福星》等剧本及数量不少的散文、评论、译文等。


李乔1909~

现当代彝族作家。云南省石屏县人。少年时曾随其父及叔父在锡都个旧当矿工,后靠半工半读得以学完初中课程。1930年流浪到上海,受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人作品的影响,开始写作。发表了第一篇报告文学《锡是如何炼成的》。抗日战争中,曾参加台儿庄战斗,写有通讯报道《征程》、《军中记忆》等。解放后的作品,大多以凉山彝族人民的历史和现实生活斗争为题材。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欢笑的金沙江》三部曲。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以广阔而独特的民族生活画面,反映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其他还有《挣断锁链的奴隶》、儿童文学集《寄自小凉山》、长篇小说《破晓的山野》等。作品朴实、清新、自然,颇具民族特色。曾被译成俄、英等多种文字。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