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商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81 李商隐813?—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早年接近牛党重要成员令狐父子,经令狐𢔇推荐,开成二年(837)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补弘农尉。后因娶李党成员王茂元之女为妻,卷入党争的漩涡中,一生困顿失意。曾作桂管观察及东川、剑南节度使幕僚,朝廷盐铁推官,后罢职回郑州闲居,46岁而逝。李商隐同杜牧齐名,是晚唐的著名诗人。他是个忧郁型的极富才华的诗人。其政治诗反映生活面较广,开掘有一定深度。如《重有感》、《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等。咏史诗借鉴历史经验教训指陈时事,颇多杰作,如《南朝》、《龙池》等。爱情诗缠绵深挚,刻骨相思中给人以心灵的震颤。其独特的“无题”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枝奇葩,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意境要眇,情思宛转,辞藻精丽,声调和谐,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深得后人喜爱。其诗构思缜密,用笔深婉,工于比兴,巧于用典,具有唯美色彩。诸体之中尤擅七律,其七律诗深情绵邈,流美之中不失厚重。是杜甫之后,七律艺术的一个高峰。他的诗对后世影响很大,从唐代韩偓到清代吴伟业都程度不同地接受其影响,以至宋初西昆体专取他的典丽,袭貌遗神而得其糟粕。撰有 《李义山诗集》,清人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最通行,今人有《李商隐诗歌集解》。 李商隐约813—约858Li Shangyin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自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今属河南)。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19岁时曾从牛党令狐楚学骈文章奏,25岁经令狐綯推荐举进士。次年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爱其才,辟为书记,以女妻之。因此得罪牛党,令狐绚等牛党人中认为他“背恩”、“无行”(《旧唐书·李商隐传》),极力加以排摈。虽然他本人并无党派门户之见,却被卷入党争倾轧之中。一生在政治上很不得志,曾在地方上作幕僚,潦倒致死。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自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二十五岁时中了进士。所传诗近六百首,《安定城楼》反映出他对晚唐国运的关心以及在事业上的远大抱负;长诗《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从在长安西郊所见到的“十室无一存”的凋敝景象,追溯了唐王朝二百年来治乱盛衰的历史变化,对唐代政治作了较系统的总结回顾。李商隐的咏史诗,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来指陈时事,讥评时世,曲折地对现实政治问题发表意见,如 《华岳下题西王母庙》、《汉宫》、《南朝》等。无题诗是李商隐的创造,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或名 《无题》,或取篇中两字为题,写得比较隐晦曲折,大多感情真挚,旖旎动人。李商隐的抒情咏物诗善以婉曲见长,常借助环境、景物的描绘来渲染气氛、烘托情思;又善于驱遣想像、虚构情境画面,于神奇中见真实。后人辑有《梦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注本很多,以清马浩的《玉谿生词集笺注》最为通行。 李商隐813—858Lishangyin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少时为令狐楚所赏识,又因令狐𢔇的推荐中进士,次年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爱其才,辟为书记,并以女妻之。令狐楚和王茂元是政敌,分属势不两立的牛李两党,李商隐因此受到牛党排挤,无以自处,只好到各地节度使的幕府中去当书记谋生,终身不得志。有《李义山诗集》。文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樊南文集》和《樊南文集补编》。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政治雄心,也有蔑视“古圣先贤”的进步思想。他反对藩镇割据,又反对宦官专权。可惜他“运与愿违”,由于遭谗遇毁,横被排挤,理想抱负无从实现,所以他的诗常常带有忧郁的感伤调子。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也是对后代有影响的一个诗家。他的近体诗,尤其是七律有着独特的风格。他爱好绣织丽字,镶嵌典故,包藏细密,意境朦胧。常常因为有声、有色、有新语、有巧对而吸引人的注意力,又因为能含蓄和多比兴而吸引人去玩味。同时李商隐的优秀作品又都是言之有物之作,感慨和讽谕都有一定的深度和力度,并非专讲表面的涂饰。他的许多政治诗都有深切的忧愤,攻击宦官藩镇更表现出一定的识见和胆量。他的咏史诗往往有讽有叹,以古喻今。咏物诗往往借慨身世,在写物的同时也写出了作者自己。爱情诗常常写相思失望,能够给人以情深语挚的印象。绝句和他的律诗一样,讲求精工,巧于用笔,构思细密,唱叹有情,论艺术成就也不在他的律诗之下。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今河南沁阳)人。唐代杰出的诗人。9岁时,父亲去世,他随母亲扶柩回到郑州。当时李商隐随堂房叔父读书。17岁时,李商隐被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辟为巡官。公元837年中进士,次年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爱其才华,把女儿嫁给他。当时唐朝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属李党。李商隐一直受党争牵连而屡遭排斥。公元839年,李商隐应试,授秘书省校书郎。此后牛党执政,李商隐受冷遇,一直在各地幕府任职。 李商隐812—858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调弘农尉。仕途不得意,终生潦倒。其诗多感慨时世、俯仰今古,并抒发个人失意的悲怀,情调抑郁哀伤。《无题》诗多为爱情之作,为人传诵。其诗深情绵邈,绮丽精工,风格独特。但亦有晦涩难明之病。有《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16岁时即著有《才论》、《圣论》,深为牛党的令狐楚赏识,被召为幕僚。开成二年(837)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县尉等职。因娶李党王茂元之女为妻,陷入党争的漩涡之中。后屡遭排斥,郁郁寡欢,颠沛流离,潦倒终生。怀济世之志,支持朝中兴利除弊的措施,不怀党派私见,富有正义感。李商隐工诗善文,尤以近体诗和律诗成就最高,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现存诗600首。《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有感二首》、《重有感》等政治诗,揭露和抨击时政黑暗,具强烈现实性。咏史诗《隋宫》、《北齐》、《贾生》等,借古讽今,不满统治者的荒淫误国。咏怀诗还有《安定城楼》等佳作。但最受后人重视和传诵的还是表现爱情的无题诗。如《无题》、《锦瑟》等。这类诗感情浓郁,情思委婉,语言精约,音调和美。其诗艺术成就很高。无论感时、吊古、咏物、言情,都蕴藏着诗人的深厚感情。他十分善于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渲染气氛,传达感情,读来令人回肠荡气。于诗各体兼工,尤擅七言律绝,七律成就最高。有《李义山诗集》传世。后人辑有《樊南文集》及《樊南文集补编》。 李商隐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自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今属河南)。文宗太和三年(829),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召聘李商隐入幕,并亲自指教今体文。开成二年(837)登进士第。因娶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女为妻,而卷入“牛李党争”之中,一直受到牛党排挤,在各藩镇幕府中过着幕僚生活,潦倒至死。李商隐诗歌成就最高,与杜牧合称“小李杜”。其文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有《樊南甲集》20卷、《乙集》20卷、赋1卷、文1卷;《宋史·艺文志》载,更有文集8卷,别集20卷。其骈文属对工整,用事精切,疏密相间,气韵自然,婉约雅饬,于晚唐别具一格。 李商隐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 (今河南沁阳)人。年少时为牛党令狐楚赏识,引为幕府巡官。并得令狐楚子令狐绚的举荐,登进士第。次年,李党王茂元爱其才,任为书记,并召为婿。于是牛党目之为叛逆。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中,一直得不到重用,仅当过弘农尉、校书郎、东川节度使判官等微职。原有文集,已佚。今存《玉谿生诗》。其诗有些篇章描写时弊,反映民生疾苦,表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如《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安定城楼》、《有感》、《重有感》等。但其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咏史诗和“无题”诗(包括以篇中二字为题的诗)。在咏史诸作中,他常借历史上典型的人事,讽喻当时的现实,或抒发心底的愤悱之情。《贾生》、《吴宫》、《南朝》、《隋宫》、《瑶池》、《北齐》、《富平少侯》等都是此类杰作。“无题诗”多为爱情诗,它们揭示了封建礼教束缚下青年男女的相思苦痛和爱情烦恼,很多篇章成为千古绝唱,如“昨夜星辰昨夜风”、“飒飒东风细雨来”、“相见时难别亦难”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尤为名句。其写景咏物的小诗也有很多名篇,如《登乐游原》、《花下醉》、《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霜月》等,其中亦多历来传诵的名句,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情绪虽似嫌低沉,艺术上却颇见匠心。其诗巧于构思,精于用典,言辞华美,格律整严,吐韵铿锵,具有一种幽眇典丽、意境朦胧的浪漫风格,对后世影响颇大。 李商隐晚唐诗人。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后随祖父迁居郑州荥阳。生于813年,卒于858年。开成二年(837)中进士。他的诗独具特色,异彩闪现,在晚唐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政治诗抒发忧国情怀,痛斥宦官篡权;咏史诗托古喻今,指陈政事;无题诗意境要妙,情思宛转;抒情咏物诗感情深挚,笔触细腻。“寄托深而措辞婉”是其诗歌的基本风格,在七律中尤为突出。他的诗流传下来的约600首。有《樊南甲集》20卷,《乙集》20卷,《玉 李商隐813~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25岁中进士,后又入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府做书记,王爱慕其才,招为婿。受牛党排挤,一生潦倒。他的一些诗反映了民生的疾苦,如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等,咏史诗揭露和讽刺了封建帝王的荒淫误国,如 《瑶池》、《贾生》等。其诗作中最足以代表其风格的,则是他的以 《无题》 等为名的爱情诗,他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富于创造性的艺术形象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从而为人广为传诵。他的诗大多数是喟叹个人的沦落不遇。他开创了诗歌上新的风格,辞藻华丽,对仗工巧,想像丰富,词句精警,朦胧婉曲。李商隐与杜牧并驾齐驱,人称“小李杜” 。但也有一些诗过于讲究典故,具有惟美倾向而显得晦涩。今存《李义山诗集》 。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