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嗣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李嗣源867—933五代后唐皇帝。即后唐明宗。沙陀部人,本名邈佶烈。为人质厚寡言,执事恭谨。为李克用养子,赐名嗣源。作战勇敢,军中号为李横冲。以功拜代州刺史,累拜天平军节度使、蕃汉马步军副都总管。同光元年(923年)率奇兵攻入汴梁(今河南开封)、灭亡后梁,以功拜中书令。天成元年(926年),赵在礼叛唐,庄宗遣其讨叛,至魏州(今河北大名北)与赵在礼合兵叛唐。攻入洛阳,自立为帝,改名亶。在位期间,不近声色,不乐遊畋,兵戈稍息,百姓赖以休息。然而,性猜忌,屡杀大臣。病卒。 李嗣源公元867—933年沙陀族人,后唐皇帝,史称唐明宗。原姓朱邪,名邈佶烈,因生性勇决,被李克用养作义子,因而改姓名为李嗣源。官为蕃汉内外兵马都总监。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后唐庄宗在兵变中受害,他率众进入洛阳,先称监国,随即自立为皇帝,改名为“亶”。 李嗣源867—933五代后唐皇帝。西突厥别部沙陀人。原名邈佶烈,为唐末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所收养,遂更名李嗣源。因战功官至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同光四年(926)奉庄宗李存勗之命前往魏州(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镇压兵变,兵至魏州,反与变兵联合南下,适值庄宗为部下所杀,遂入洛阳,自任监国,旋称帝,改名亶。在位凡八年。谥号明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