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济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52 李济深1885—1959

现代民主革命家。见11145条。


145 李济深1885—1959

军事家,爱国将领,原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广西苍梧人,字任潮。毕业于广州黄埔陆军中学、陆军速成学堂、保定军咨府军官学校(后改称陆军大学),并留校任教5年。1920年,任粤军第1师副官长、参谋长、师长。1924年1月,任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5月任黄埔军校教练部少将主任。1925年7月,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晋级为陆军上将。为统一和巩固广州革命根据地,率部参加第二次东征及南征。北伐战争时期,兼任黄埔军校副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长、总司令部后方留守主任,广东省政府主席等军政要职。1927年4月,在参加蒋介石上海分共会议后,发动广州“四·一五”政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任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中央政治会议广州分会主席,广东省主席,第八路军总指挥。派重兵于潮汕围攻南昌起义部队。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后,被蒋扣押,软禁于南京汤山。“九·一八”事变后获释,拒蒋收买赴广州,开始反蒋独裁的政治活动,1932年,成为拥胡 (汉民)反蒋 (介石) 的军事首领。1933年11月20日,联合蔡廷锴等率十九路军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并与红军签订反蒋抗日军事协定,开始与中共合作。抗日战争时期,响应共产党一致抗日的号召,主张国共合作。先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桂林办公厅主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授于陆军一级上将。1944年,桂林沦陷后,在家乡广西苍梧组织抗日武装,进行敌后游击战。抗日战争胜利后,联络冯玉祥等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并在庐山两次当面批评蒋的内战政策。1946年3月,与蔡廷锴等组织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被选为主席,反蒋内战独裁,促进和平民主。1947年3月9日,在香港发表《对时局意见》。1948年1月,在香港发起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主席。响应中共“五·一”号召,应邀到东北解放区,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在民革第二、三、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民革中央主席。1959年10月,在北京病逝。

李济深1885—1959

字任潮,广西苍梧人。大革命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1927年春曾参加反共活动。后曾参与福建事变,发起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职。

李济深

中国革命家。1885年11月6日生。毕业于陆军速成学堂。1921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军政府,曾任师长兼军参谋长。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军长兼黄埔军校副校长。1926年1月当选为国民党第2届中央执行委员、候补常委。6月任北伐军总参谋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留守主任。1928年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广东分会和广东省政府主席。1933年11月联合蔡廷锴在福建建立反蒋抗日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任主席。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党全国战地党政动员委员会副主任、军委会桂林办公厅主任。1948年1月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同年到达解放区。1949年9月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1954年9月被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9年10月9日去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08:46